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备考的最后一个月,重点应放在刷题上,这可能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建议尝试各种来源的题目,包括网络资源以及像肖秀荣、任汝芬等知名教师的练习题集。我在考试时遇到了几道之前做过的选择题,而肖秀荣的大题预测准确率大约为3道左右,对此我感到非常满意。所以在冲刺阶段,一定要背诵肖秀荣的四套卷!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大概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积累,每天坚持背20分钟左右单词,当时用的恋恋有词,都差不多,选择一本单词书足以,必须坚持背,特别注意熟词僻义。中午做篇阅读(只做真题!!!),不要贪多,一篇阅读做细点,里面的每个单词、语法长难句都要弄懂,还有题目的套路尝试去积累,真题大概做三遍,后期10月以后开始积累作文素材,有了一些写作上的经验。
考研专业课方面:
法学综合涵盖了大量的法律基础理论和主要法规,这是理解具体法律问题的基石。我注重从宏观上把握法律体系,凭阅读教科书和案例分析,逐步构建起自有的法律知识框架。我会定期复习,确保对基本概念、原则和制度有清晰的理解。我还会关注最新的司法解释和立法动态,以保持知识的新鲜度。
民事诉讼法学与仲裁法学则更侧重于实践应用。我认识到,这不仅要求我对程序规则有精确的把握,还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花费大量时间研读经典案例,试图从中提炼出裁判逻辑和程序要点。我还积极参加模拟法庭活动,凭角色扮演,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仲裁法学的部分,我特别关注了国际仲裁的规则和实践,这对拓宽视野,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非常有益。
在学习过程中,我坚持“学以致用”的理念,尽量将所学知识融入到日常思考中。例如,我会尝试从法律角度解析社会新闻,或者对身边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这样既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我想强调的是,好的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是这两门科目不可或缺的。我凭记忆技巧训练和思维导图的方式,提高这两方面的能力。我也懂得调整学习节奏,适时放松,保证身心健康,以最佳状态迎接每一次的学习和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