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人工智能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参考材料包括《政治大纲解析》(又称红宝书)、与其配套的1600题,以及风中劲草系列的核心考点、核心考题和预测卷三套,还有肖秀荣的考前四套题。我的策略是根据个人情况调整,通常我在3天内就能完成一周的学习任务,并且考试结果也令人满意。复习启动的时间应视个人基础知识而定,如果政治底子薄弱或不善记忆,需提前开始复习;反之,若基础扎实、记忆力强,则可等大纲解析发布后再着手。
我是在国庆假期期间开始专注于考研政治的学习。每个人所需的时间不同,我的复习方法如下:从10月起,每天早晨7:30至9:30专攻政治。选择这个时段是因为我政治基础较好,而早晨的状态略显不佳,所以我将较艰难的科目安排在这个时间段,同时这也符合考研实际考试的时间安排。我一共复习了三次。第一次要精读,理解重于速度,因为首次阅读对后续记忆至关重要。通常是每天一章,先看红宝书,接着是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遇到哲学部分难度较大的章节则延长至两天,每看完一章就做相应的习题,包括1600题及风中劲草精选题,由于同时做两套题,进度较慢,有时每日需花费超过2小时。第二次复习加快节奏,主攻核心考点,回顾之前的错题,同时做风中劲草的历年真题,只有在核心考点找不到答案时才查阅红宝书。这时速度明显提升,有些简单章节一天能覆盖两到三章。第三次,我完全依赖核心考点快速浏览,逐章检查错题。在考试前几天,我完成了风中劲草赠予的模拟题,还购买了肖秀荣和任汝芬的考前模拟题以作练习。
建议各位考生留意两种类型的选择题,做题时标出不确定的选项,无论是否答对,都应重点复查。另一种是答错的题目。如有可能,在考前多回顾这些易错题。虽然政治相对轻松,但想要取得高分,还需加倍努力。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首先复习全书每一题认真做,其次,准备好错题集(很重要,我发现自己错过的地方反复错)常常没事翻翻,最后,真题认真分析,如果真题对你来说做一套下来还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那就把真题当模拟,认真做认真分析。如果真题对你来说很简单了,那就做做模拟题,打击一下自己。(一定要做难度适中的适合自己的,别太难或者太容易,对自己提升数学都不好。)11月到考前,错题本过一遍,模拟题一周模拟两次。
考研英语方面:
我使用了张剑的英语资料,但个人觉得不太适用,推荐大家可以试试丁晓钟的,有些朋友反馈效果不错。考研英语中,阅读理解分数占比最高,因此我专门选购了一本阅读理解来强化训练。做这类题目时,宜先快速浏览问题和选项,然后再有针对性地阅读文章,这样更有效率。在读每个段落时,要留意提炼段落的主要内容,因为某些选项虽然正确无误,但如果与文章主题不符,也是不能选择的。我还购买了一本完形填空书,实际操作后,包括做真题时,我发现这部分难度并不高,所以没有投入大量时间去做。新题型相对容易,做一套真题就能体会到。对于作文,我在11月开始重点练习。机械地背诵模板对英语作文帮助不大,因为在考场上的实际应用可能会受限,反而影响发挥。我的策略是,在平时阅读理解时积累好词佳句,随着时间推移,积累越来越多,最后阶段再专门练习写作,将这些素材融入到自己的作文中。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涵盖的内容广泛,主要包括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等核心领域。对数据结构,理解并熟练掌握各种数据结构(如链表、树、图、栈、队列、哈希表等)的特性及其应用场景至关重要。算法设计和分析也是重点,特别是排序和查找算法,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二分查找等。
操作系统部分,你需理解进程和线程的概念,熟悉进程间通信方式,以及内存管理机制,比如虚拟内存、页式和段式存储管理。了解操作系统的调度策略和磁盘I/O管理也很重要。
再者,计算机网络中,TCP/IP五层模型要烂熟于心,每个层次的功能和协议要清晰把握,例如HTTP、FTP、TCP、UDP等。还要理解IP地址、子网掩码、端口号的含义,以及网络传输过程中的拥塞控制和错误检测纠正。
数据库系统的学习,重点在于SQL语言的使用,包括增删改查的基本操作,以及事务处理、索引、视图等高级概念。理解关系数据库理论,如范式理论,以及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结合实践是最好的。阅读教材和讲义来建立基础知识框架,凭做题和编程练习加深理解。例如,你尝试自己实现一些基础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模拟操作系统的一些基本功能,或者搭建小型的数据库系统进行操作。多看一些相关的项目实例和开源代码,帮助你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
,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也是必不可少的。做一些历年真题或模拟试题,以此检查自有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遇到问题时,不要怕麻烦,积极寻求解答,无论是向老师教,还是和其他同学讨论,都能帮助你更好地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