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考完政治后,感觉选择题的表现可能只是普通水平。不多赘述,重点分享一下我的复习资料。我遵循了肖秀荣老师的建议,使用了《精讲精练》配合《1000题》(做了两遍)、历年真题、《八套卷》和《四套卷》(因其权威性)。此外,我还阅读了石磊的《保命三十五分》,它对常见错误进行了简洁的归纳(不同老师对此看法各异,关键看个人喜好)。在备考后期,我用《风中劲草》来系统地记忆知识点。考前,我做了很多预测卷以保持做题手感,市场上的题目质量良莠不齐,无需过于在意正确与否,关键是要维持答题的感觉。对于大题部分,主要依赖真题、肖八和肖四,通过查看答案、总结并背诵。政治学习不用过早开始,多读多记是王道,因为有时候直觉也很重要,而且时事政治至关重要,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
考研数学方面:
早期的数学学习阶段,我主要依赖教材和课后习题,这部分细节就不多赘述了。进入中期,我专心制作了一本详尽的笔记作为日后复习的资料,并且结合题库1000题来训练。尽管有人可能认为题库1000题有些偏离常规,但无论选择哪个题集,关键是大量且有目标地做题,比如你可以尝试汤加凤的1800题系列,或者是李永乐的660题集,它们都是非常有效的。1000题的确颇具挑战性,但考研本身就是一场自我磨砺的过程,能承受更多压力的人在竞争中更具韧性。接着,我重做了《十年真题解析》。同时开始了《400题》的练习,然而在最初的几章遇到困难后,我便感到有些吃力。在解题时,我对之前收集的错题格外留心。
考研英语方面:
听朱伟的恋恋有词,这个特别浪费时间,不过感觉记单词还不错。其实最开始用的红宝书,可是这个效率太低,四个小时一个单元可能都看不完,看完了也就忘了,而且看着看着很容易犯困,后来看周边同学用恋恋有词,感觉它颜值高,比较小不会有压力感就看恋恋有词了,这个阶段英语就是打基础,单词记牢再建高楼才不会塌的。复试是不进行统一的口语测试的,在面试的时候会问你几个专业点的英语问题。但我觉得本科只要学过一些法律英语就足够了。听力是一起考的。推荐大家使用一本考研复试英语口语听力。我准备复试的时候就做了这一本书,然后很幸运的是,复试的时候英语听力考到了这本书上的原题!!是的,当时我是开心到蒙,不过题型上面挺全的。听力挺清晰的,试音直接就是用的考题试的。还有就是难度真的不大,也就六级水平吧。
考研专业课方面:
半导体物理的学习首先需掌握的是基本概念。半导体是由四个价带电子的元素或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其特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了解P型和N型半导体的区别,以及它们是如何凭掺杂来形成的,是入门的关键。理解能带结构,包括禁带宽度、导带和价带的概念,有助于深入理解半导体的工作机制。
接下来,载流子的行为是需重点关注的内容。电子和空穴的运动,以及它们如何受电场和磁场影响,构成了电流流动的基础。漂移、扩散、漂移-扩散电流等概念,以及欧姆定律、霍尔效应等基本定律,都是需熟练掌握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的知识点。
再者,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也不能忽视。例如PN结的形成、二极管的伏安特性、BJT和MOSFET的工作原理等,这些都是半导体物理与微电子学交叉的重要领域。理解这些器件的工作机理,对设计和优化集成电路至关重要。
至于学习方法,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是非常有效的。阅读教科书和参考文献,做习题,这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动手实验,比如模拟电路仿真,甚至实物制作,这将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且具象。参加讨论组或者找到研究伙伴,共同探讨问题,既能深化理解,也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保持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关注半导体领域的最新进展,如新型半导体材料、量子计算等前沿话题,都能帮助在学习半导体物理的过程中保持热情,拓宽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