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考试的时候觉得单选还比较简单,多选题考得细节题比较多,个人觉得刷了那么多遍书选择题做得还可以。大题部分基本都被肖大大压中了题,但之前背诵的很多答案变成了题目材料出现在了试卷上,当时一脸懵逼,还是耐着性子把之前背诵的内容稍微变换了一下写在了试卷上。觉得自己的大题答得不是十分如意。后期多做选择题,将易混淆的知识点归纳出来。
考研数学方面:
我用的资料:全书(二战基本没看,只看了自己整理的笔记),张宇全36讲,660题,张宇1000题,模拟卷主要有:张宇八套卷和四套卷,李永乐系列的全套模拟卷,还有全真模拟400题,这三个系列的模拟卷质量是最高的,其他的系列真的是鱼龙混珠良莠不齐,真题就不用多说了,重点做重点分析,我用的是张宇真题大全解,中间有些错误,但是整体质量还是过关的。在我两年的备考过程中,各类书籍我大都有使用过,从主流的36讲到两李的两本复习全书,再到汤的高数讲义,再到一些技巧层面的书籍,比如单选技巧,各类解题技巧书籍。
考研英语方面:
初试英语我准备考研的时间比较晚,正式开始都到了8、9月份,在那之前英语只背了小部分单词,后来我觉得时间来不及了就只做了真题,单词也只记了高频词汇和真题词汇。所以我建议大家有时间要扎实地背背单词,毕竟基础要打牢。然后再认真的做真题,训练写作。其实我觉得提高英语水平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关键在于有计划地学习和坚持。关于参考资料,我用的不多,只有张剑真题解析的黄皮书,张剑英语的最后五套卷以及真题。关于背单词,词汇一直是我的弱项,学英语以来我就没好好背过单词。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是关键。结构力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它涉及到力的传递、平衡条件、结构变形等问题。你需对刚体静力学、材料力学的基础知识有深入的理解,这是后续学习的基础。例如,了解力的作用效果、掌握截面法、弯矩图和剪力图的绘制等都是必备的基本技能。
熟练运用公式和定理。结构力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公式和定理,如欧拉-伯努利梁方程、圣维南原理、影响线的概念等。这些不仅仅是记忆的问题,更需凭大量的习题练习来深化理解,做到灵活应用。做题的过程中,我会经常画出结构示意图,帮助理解力的分布和结构的响应。
再者,实际案例分析不容忽视。结构力学不仅仅是一堆公式的组合,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我会找一些真实的工程案例进行分析,比如桥梁的设计、建筑物的抗震计算等,这样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凭模拟考试,我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点,及时调整学习策略。研究历年真题帮助我把握考试的难度和风格,提高应试技巧。
我强调团队学习的重要性。我会与同学一起讨论难题,互相讲解,这种互动学习方式往往能激发新的思考角度,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