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公共管理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11月初买了《风中劲草》进行第三轮复习,结合着《精讲精练》每章最开始的脉络图进行梳理。这一阶段就要开始背诵政治大题了,当然选择题也不能落下,只是要缩减一下做选择题的时间,有时间也要翻看自己做错的选择题。另外要注意的是到冲刺的时候,你们也要背诵一下那些政治冲刺试卷里面的大题,有时还是挺准的。我当时看了好多模拟题包括肖秀荣的终极预测四套题,任汝芬的序列四最后四套题,20天20题,由于时间有限我只是把这些模拟题中的选择题做了一遍,把大题看了一遍,重点背诵了10几道大题,总结了答题技巧。个人觉得肖秀荣还是挺有权威的。
考研数学方面:
一、打基础(自学要2个月左右)教材。每本教材配套的课后习题都要看。没学过数学的同学可以把经典的教材拿来,并参考数学大纲来学习其中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大纲中没有规定的章节可以不看,考试一般不会超纲。学过数学的同学如果觉得自己的基础还行,基本概念理论都懂得,也会做基本的习题就可以直接着手使用复习全书。具体做法:每看一节就做一节笔记,把基本的概念、理论整理下来。然后看例题,自己做一遍,如果不会做就看解析,体会解题思路。做完例题就可以做课后习题练手,加星号的和最末尾的难题可以跳过不看。And,自学看不懂怎么办?答:反复思考,反复琢磨。我当时看不懂就做标记,然后集中起来,拿去问别的同学,每次都会受益很多,以前苦思冥想不懂的也会恍然大悟,所以,一定要在自己思考过后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别人的帮助~!!这样把教材过一遍之后就做到心中有数了!然后开始下一步!!做真题!!!真题真的非常有用,建议大家至少做3遍,把真题吃透考试也就没有太大问题了。
考研英语方面:
真题很重要,要多做几遍,我当时做了2-3遍吧。建议大家背诵真题里的常见词汇,有助于阅读,自己一定要多思考为什么选择这个答案,要在原文中找到依据。英语我比较擅长完形填空,在这上面花费时间不多,翻译方面,有一些小技巧,小规则,可以自己总结一下。何凯文的长难句讲解主要是针对翻译和阅读。作文我着手较晚,其实这个都是有套路的,自己学会模板之后,要多练习,看真题作文,自己进行写作,总结一个适合自己的,具有自己风格的作文模板。最后可以根据热点预测,写几篇范文,说不定考场上就可以直接套用呢。“得阅读者的天下。”这是英语中流传的一句话。阅读分值占了大头,把阅读做好了,英语真的就不用担心了。还是之前说到的,真题要多做几遍,把每一片阅读吃透,能够达到熟悉每一篇阅读的主要内容,认识每个单词,看懂每个句子这种程度。英语复习重在积累,是个慢功夫,大家要尽早准备,早点着手复习。
考研专业课方面:
管理学综合通常包括了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子领域。对管理学原理,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决策理论是非常关键的。要关注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如泰勒的科学管理、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等,这些是常考点。
在组织行为学部分,你需深入理解个体、群体和组织的行为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人性假设、激励理论、沟通理论等内容不仅需记忆,更要能运用到实际案例中去分析。例如,赫茨伯格的两因素理论如何解释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不满意感,或者麦格雷戈的X-Y理论如何影响管理方式。
人力资源管理则涉及到招聘、培训、绩效评估、薪酬设计等模块。理解并能应用各种人力资源模型,如胜任力模型、360度反馈评价、MBTI性格测试等,是这一部分的重点。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构建知识框架。每一章或每个主题都应有一个清晰的大纲,这样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复杂的概念。多做笔记,用自有的语言重新阐述知识点,这有助于深化理解和记忆。
实战演练不可少。凭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你了解考试的出题风格和难度,也能检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每次做完题目后,都要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错误的原因,是知识点没掌握还是解题技巧不足。
案例分析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阅读并分析真实的管理案例,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增强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