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机械硕士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从九月初始,我专注于研读政治大纲并配合练习题,这种方法成效良好。我至少将大纲通读了两次,强调其重要性,因为单纯依赖重点可能会忽略全局。近年来,政治选择题的趋势日益灵活,走捷径并不明智,应扎实基础。我在阅读大纲的同时构建知识体系,并同步完成肖秀荣的《1000题》。首次练习时,我会在每页顶部写下答案。第二次,我会遮住答案重做,避免翻书作弊。第三次,我集中精力于错误题目。这时,大纲可以当作轻松阅读材料,同时,可以尝试肖秀荣的《命题人真题》(非强制)和《8套卷》(必须做),以适应考试氛围。模拟试题发布后,要大量练习,如肖秀荣、任汝芬、蒋中挺等人的题集,主要侧重选择题。至于大题,大致浏览即可,注意各教师预测的知识点,尤其是肖秀荣的4套卷中的大题,务必倒背如流。
考研数学方面:
在做完660题后,这时候要看看真题,前期都是打好基本功,这时候就要开始知道考研数学是怎么考的。我这时买了李永乐《数学历年试题解析》,这本书挺赞,它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近十年的真题试卷,第二部分是把近十年的真题按每部分每章节自成一块。这样你可以通过看第二部分,大致明白真题对每部分知识点的考法以及常考知识点。我当时就是先看第二部分,按照章节顺序把真题都做了一遍,对各部分真题有所了解,分析它们的相通之处,这时你会发现哪些是重点,哪些相对不太重要,有的放矢。我大概花了一个月时间结束这部分战斗。无论是有无大学数学基础的同学,都应该在进入数学复习前好好过一到两遍课本。这样做的目的是:对于学习过高数线代概率论的考生来说,能有效拾起本科所学的知识;对于没有学习过的同学,通过对照好大纲进行知识点学习才能打好知识基础,为解题进行服务。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分为几大模块:完型+阅读+翻译+作文,其中单词是重要的基础。参考书的选择1.朱伟《恋恋有词》:适合前期准备,基础薄弱的同学可以尝试。2.张剑黄皮书(真题):主要用于翻译对照。3.王江涛英语高分作文:逻辑清晰,但是也是需要自行整理专题。4.背单词的APP:百词斩,有空的时候拿出来看两眼,比如公交车上或者排队的时候。单词在英语考试中非常重要,建议养成每天背单词的习惯,我从去年3月底备考,期间唯一没有停下来过的就是英语的学习。前期主要是背单词,中期由于个人实习导致暑假期间学习进度基本停滞,后期直到10月份才开始做真题,时间非常紧,后来就只做了十套真题左右,也只练习了一遍。但是每一套真题的每一篇文章每一句话每一个单词我都进行了翻译,也建议大家采用全文翻译的方法来进行英语学习,个人认为这种学习方法效果挺好的。全文翻译最痛苦的地方在于刚开始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在讲些什么东西,但是坚持翻译,过了一段时间会感觉到有明显的进步。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数据结构,理解并掌握各种常见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的操作和特性至关重要。我建议凭编程实践来加深理解,例如实现排序算法,设计复杂的数据结构操作等。理解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
计算机组成原理主要涉及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你需理解CPU、内存、I/O设备的基本工作流程,以及指令系统的概念。这里,动手模拟简单的CPU执行过程或进行简单的汇编语言编程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操作系统部分,重点在于理解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和磁盘调度等核心概念。学习过程中,尝试用实际例子去解释这些理论,比如凭模拟多任务环境理解进程切换,或者设计一个简单的虚拟内存管理系统。
计算机网络主要涉及TCP/IP五层模型及其实现。你需清楚每层的主要功能,理解协议如TCP、UDP、HTTP的工作机制,能够解决网络传输中的问题。阅读RFC文档,做些网络抓包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有很大帮助。
在复习过程中,我坚持每天定时定量的学习,保证每个部分都有充足的时间去理解和消化。我会定期做历年的真题和模拟题,凭解题找出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加强。我还积极参加线上线下的讨论小组,与他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种互动学习的方式对我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