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企业管理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在高中时期,我选择了文科,对于政治复习,关键是要通读教材全书并完成1000道选择题练习,避免钻研真题。因为在考研政治中,已经出现过的大题通常不会重复出现,所以真题中的大题答案并不具备很高的参考价值。再者,记忆是非常关键的一环,需要熟记全书上的所有知识点,并区别哪些是选择题的重点,哪些是可能出现于大题的部分,针对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记忆策略。考前冲刺阶段尤为重要,如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和任鲁芬的八套卷这类预测资料往往在大题预测上非常精准,务必精确记住这些题目。此外,掌握良好的答题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政治大题具有主观性,书写整洁、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将极大地影响得分。因此,应力求做到答题结构完整,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尽可能涵盖所有相关要点。
考研数学方面:
至于数学,这是所有考数学的童鞋最头痛的事。既然选择了数学,死也要死的壮烈。我是十月份开始的模拟,每次因为抄错数,简单的数计算错,公式记错这些至少能扣20来分,之后就好点了,但一直也没杜绝,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先说一下大致的时间安排吧,仅供参考,我三月份到五月份两个月把课本做了个遍,自以为吃的比较透了才开始看全书(事后发现两个月的时间用来做课本有点时间太长了,如果我再考一次可能还会那样做,值不值的只有自己最清楚)。之后开始研究张宇的十八讲,大概六月底的时候开始做张宇的线代九讲。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词汇记忆,有些人选择通过阅读材料来学习,例如广为人知的张剑150篇。这种方法相当有效,你可以在阅读时遇到生词就做个标记(个人习惯可以选择记录在笔记本上)。英语对我来说并非投入最多的时间,我只是每天坚持做两篇阅读,并顺便记忆一些单词。我的英语水平并不顶尖,但我主要专注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尽管专业课给了我回报,但英语成绩依然明确地告诉我一个事实:付出与收获成正比,准备得越充分,得分就越容易。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管理学的基础概念至关重要。管理学涉及到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多个方面,每个部分都有其核心理念。比如,了解什么是有效的决策,如何凭规划来引导组织目标的实现,以及如何凭激励和沟通来提升团队效率等。这些基础知识不仅需记忆,更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应用。
案例分析是掌握管理学的有效手段。凭阅读和分析真实的商业案例,看到理论在实际中的运用,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管理学的概念和原理。例如,研究苹果公司的创新管理,或者丰田的精益生产系统,从中提炼出管理策略和方法。
再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管理学并非孤立的知识体系,它需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知识相融合。在学习过程中,我会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实习经历中,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也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步骤。我习惯于每周制定学习计划,每天设定一定的学习任务,并在周末进行回顾,找出自有的弱点进行针对性练习。做一些模拟试题,检测我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提前适应考试环境。
团队学习不容忽视。与同学讨论,互相解答疑惑,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也从他人的角度理解问题,拓宽视野。我经常参与学习小组,这样的互动学习模式对我帮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