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首场考试是政治,它对后续科目的心态产生直接影响。备考期间,我主要依赖肖秀荣的资料,包括“精讲精练”、“1000题”、“历年真题知识点图表解析”、“时政”以及“四套模拟卷”。我先阅读“精讲精练”,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四部分的顺序,我选择了先从近代史和思修入手,因为它们相对简单,能快速浏览,不像马原那么费神。接着是毛概,最后才挑战难度较大的马原,这部分我选择了听老师的讲解。首先全面阅读书籍并标注重要点,每完成一个章节的内容,就做相应的“1000题”来检验理解。第二轮复习时,我会结合“知识点图表解析”进行,将要点标注于书中或空白处,这样大大减少了需要回顾的篇幅。“精讲精练”在第二次通读后便较少使用,转而频繁查阅精简的知识表解。接下来,我做了历年的选择题,以了解其出题模式。最后阶段,我专注于背诵“四套卷”的主观题部分。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过一遍课本,有时间则完成1/3的习题,选择经典的课本或者本校的课本均可,有些章节不考,可根据前一年考纲划掉。其中高数建议必看课本,课本有难度的可以看看汤家凤,张宇,李永乐或王式安的辅导书。时间还比较充裕的同学就可以着手全书。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安排时间。把真题中犯的一些低级错误的片段记到白纸上,记了大约有3张纸,每天拿出来扫10分钟的样子,这样的好处是当下次碰到类似的容易算错的地方时会很留心,后来证明这种方法对我确实有效果,但是偶尔也会犯一些新的错误......
考研英语方面:
在英语二的新题型部分,常见的是选择句子填空和配对题。如果题目中含有显著的标识,如人物、地点或书籍名称,可迅速在文中定位关键词以解答。阅读理解的得分至关重要,拥有大约5500个核心词汇是顺利解题的基础。优先掌握常考词汇和动词,随后逐步扩大词汇量。建议定期进行阅读练习,保持每篇文章约15分钟的速度。对于遇到的生词,先尝试根据上下文猜测含义,完成阅读后查阅并记录,每次开始新的阅读前回顾一次,持续不断地操练。阅读过程中,强调捕捉关键信息,如关键词、主旨句和专业术语,用划线的方式突出它们。通常,阅读理解的正确答案是对原文的精炼或同义替换,关键是精确地在文章中定位。对于做错的题目,要深入剖析错误原因,是否因为主观臆测、过度推断或是理解错误,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改正这些失误。
考研专业课方面:
测绘科学技术基础涵盖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多个领域,这些都是现代测绘科学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学习,重点在于理解其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展示的过程。需熟练掌握GIS软件的操作,如ArcGIS,要理解和应用空间数据分析理论,例如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等。
遥感技术则需理解不同波段的电磁波对地表物体的响应特性,学会解读遥感图像,并能运用到实际的地形测绘和环境监测中。遥感图像的判读和解译技巧,如光谱特征分析,是这一部分的重点。
再者,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学习,关键在于理解其工作原理和误差来源。要能够进行GPS数据的采集,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后处理,得出精确的位置信息。
学习这些科目,理论与实践并重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课堂学习,我经常去实验室动手操作,凭实地测绘提升自有的技能。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或者自己找一些小课题做,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
定期复习和整理知识点也很关键。我会用思维导图把复杂的概念和流程理清楚,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对难点,我会主动寻找资料,甚至向老师教,直到彻底理解为止。
参加各类竞赛和实习也是提高的好方式。比如,全国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不仅检验技能,还能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实习则提前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了解行业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