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红宝书是唯一的出题依据,红宝书的作用不是其他书可以替代的。有人可能觉得红宝书编得没什么条理,但这些条理是可以通过自己做不同的记号划分出来的。比如,可以给关键名词画上方框,给需要注意的字眼画上横线,给那些罗列观点的排比句加上序号。需要注意的是,不论选择何种符号方式,千万不要把整本书、整段话都画上横线,这样会导致重点不明。把红宝书上出现的名言(也就是双引号里面的内容)做上标记,并注意他们所在的知识点范围,这是常考考点。充分利用肖秀荣1000题。认真做完后,要从红宝书里找出每道选择题对应的知识点。尤其是做错的题目,不能简单地看背后的参考答案,一定要回归红宝书。另外,把1000题当中出现的易错点、难点补充到红宝书的相应位置上,方便以后查阅对比。我的做法是:第一轮,看一章红宝书(PS:是非常仔细地看),同时给书本分出条理和重点,然后再做肖秀荣1000题里的一章单选题。因为不定项选择题比较难,看第一遍书就做容易打击自信。第一轮是起到打基础的作用。第二轮,根据第一轮所划的重点重新浏览红宝书,看一章书做一章不定项选择题。第二轮是起到巩固提高的作用。第三轮,拿历年真题和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练手(PS:只做选择题)。同样,也必须非常清楚每道题源自红宝书的何处。第三轮起到的作用主要是查缺补漏、寻找考试感觉。考研政治拉分主要靠选择题,主观题大家都差不多。而选择题中比的又是不定项选择题的实力。所以考研政治主要攻的就是选择题。三轮复习下来,选择题就差不多搞定了。关注时政,每天一点点(反押题严重,你不知道哪个就会考到),初期做的肖1000题,今年真题中出现了原题多选题,(但早已忘记答案,感觉白做了,可能也出现在了肖八中,好多人说肖八压中了题目)。11月份做、背肖四。大题必须都背完。
考研英语方面:
我一直是英语学习的挑战者,目前还未通过六级考试。早在大三上学期,我就开始了词汇积累。起初,我用的是一本厚重的绿皮单词书,但到了大三下学期,我转而使用朱伟的《恋恋有词》,这本书相对薄一些,据我估算,我在一年内至少翻阅了十几次。尤其是在十一月感到焦虑时,手中熟悉的书籍仿佛在告诉我,我已经付出了实实在在的努力,这种心理安慰不可小觑。
对于长难句和阅读理解,我从张剑的97-06年真题着手,遇到许多生涩的内容,但我坚持扎实学习,逐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还制作了一大本笔记,并且每天下午都会抽出时间来背诵,即使有时无法完全记住,也尽力去背,我发现这对提高英语水平非常有益。
作文部分,我选择了最后形成的模板,挑选了几句我认为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由于深知自己的英语基础薄弱,我在考试前一个月专门练习书写,以争取高分并减轻考试压力。我会请老师帮我批改和完善作文,这样形成了个人化的模板。在考场中,我先打草稿再正式作答,字迹工整,我相信整洁的卷面对我的分数有不少加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这门科目涵盖了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多个领域。理解和记忆大量的疾病症状、诊断、治疗原则是必要的。我建议大家每天定时复习,避免临时抱佛脚。对病症的理解,不仅要看书,更要结合实际案例去思考,这样能帮助你更好地知识并理解其背后的医学逻辑。
基础医学综合则更偏重于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基础知识。这部分需扎实的理论基础,深入理解每一个概念至关重要。例如,理解细胞的代谢过程,或者掌握人体的生理机能,都需花费大量时间去研读和理解。我推荐使用图表和模型来辅助记忆,将复杂的知识点简化,使其更易于理解。
再者,无论是临床还是基础,做题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凭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你了解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找出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加强。定期进行自我测试,有效检验学习效果。
我强烈建议找到一个学习小组,或者找一位志同道合的研友。你们一起讨论难题,互相鼓励,共同进步。这种互动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减轻压力,你在漫长的备考路上不感孤单。
保持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充足的休息和适当的运动帮助你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积极的心态则是你面对困难的最大武器。坚持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