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航空宇航制造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复习,一开始很是摸不着头脑,慢慢才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所以,如果一时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也不要着急。没有什么工作是真正无用的,无用是有用的铺垫,即便是走了弯路,也是帮你排除了不可能的方法,寻找其他方法。我开始复习政治时候,复习前期每天花一小时看政治,最后一个月冲刺每天分配给政治三小时。并没有放太多精力在政治上,所以最后分数我还是满意的。九月份每天看精讲精练,完成1000题对应章节的练习,每学完一章,就梳理该章的知识框架、回顾整理错题;十月份,做完历年真题的选择题部分,对照错题解析查漏补缺,月末又回过头把1000题的错题重做了一遍;十一月,开始看真题简答题的解题思路,月底八套卷到手后就一天一套掐表模拟;十二月,最后四套卷的选择题过了两遍,错题集过了一遍,考前一周基本每天都在背大题的思路。
考研数学方面:
以教材为主,一星期一章,个别章节量大安排两星期。主要是先看教材本科教材或者同济、浙大的皆可,挑一些教材课后习题来做。另外是李永乐的《复习全书》,争取搞懂每一道题。这一个过程是比较痛苦的,很多题目是似懂非懂,因此需要在比较模糊的地方做标记,下一轮复习的时候要在这些地方多花功夫。
考研英语方面:
翻译我是做阅读全文翻译时练习的,10月份开始把真题的翻译做做就行。完型也是10月份后开始做就行,分值不大,但也不要完全放掉,认真做的话20个基本都可以对10个。我有一个非常深切的感悟:单词很重要。我跟所有师弟师妹们都这么说单词的重要性:“词汇测要背30遍,不能中断,背到考前。”其他的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我可能因为是高中语法底子打得比较好,就是单词没背过,即“有架子没砖块”,砖补齐了就差不多ok了。语法不好的童鞋还是看看语法书吧。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本概念至关重要。流体力学的基础在于牛顿第二定律和连续性方程,这是所有后续理论的基石。掌握流体静压、动压、密度、速度等基本性质,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是基础阶段的重点。流体的状态方程,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也需深入理解和应用。
熟悉流体动力学的基本方程,包括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和欧拉方程。这些方程描述了流体运动的基本规律,理解和推导它们的过程帮助深入理解流体的动力行为。在此基础上,要熟练掌握边界层理论、涡旋动力学、湍流模型等进阶知识,这些都是解决复杂流动问题的关键。
再者,实验和数值模拟是流体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并理解风洞试验、水槽试验等基础实验原理,以及CFD(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基本方法,能够帮助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也是考试中的重要考察点。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大家多做题,凭解题来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白石流体力学》、《朗道流体力学》等经典教材的习题集都是很好的练习资料。参与讨论小组或者找一个学习伙伴,共同探讨难题,会大大提升学习效率。
实践操作也不能忽视。有机会,尝试使用CFD软件进行简单的流动模拟,这将使你对流体力学的理解更加直观和深刻。
持续关注学科前沿动态,阅读相关的科研论文,不仅有助于拓宽视野,也可能在考试中遇到相关的问题。例如,航空航天领域的最新研究往往涉及到复杂的流体力学问题,理解和解析这些问题,提升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