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九月起着手准备,但觉得这个时间点可能太紧凑,所以我推荐八月份就开始,不需要过于密集,每晚抽出两个小时就足够了。书籍方面,无需广泛阅读,课本和历年真题都可以忽略,只需专注于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学习方法是读一章做一章的题目,然后用风中劲草的核心背诵来巩固,再回头做一遍对应的1000题章节。这个流程完成后,接着做肖八和肖四,确保选择题部分熟练掌握。至于大题,专心背诵肖四的内容,务必烂熟于心。如果时间允许,多做一些模拟试题也是有益的。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真题,97-04年的两遍,05-19年五遍,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第一遍主要是翻译,把阅读逐字翻译,比较与标准答案的区别,文章搞懂,题自然会做了。第二遍依然是翻译,但是会把每一道题按自己的思路找答案,不怎么看解析。第三遍05之前就没有在做,05-19年每天两篇做阅读,看解析,分析每篇文章的解题思路,出题点,这一遍才开始加上完形和新题型。第四遍是把每年题的陷阱找出来,怎么出题的,总结各类题的做题技巧。最后一遍就是整套的做了。最后留了一套19年的真题模拟,事实上错的很惨,挺受打击的~现在回过头看,不要去在意复习时候做题的对错,你要相信,只要不停下脚步,每天都会有进步的。翻译是从开始到考研前一天每天一句的,一开始是何凯文的每日一句后,后来做真题的翻译,翻了大概有三遍。作文的话,过了暑假开始看的王江涛的作文《考研英语高分写作》,分话题和题型背,两天一篇,第三天默写下来(默写这个过程很重要)。背完一个话题,写一篇相关话题的作文。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并掌握《文博综合》的核心在于对历史文化的深度理解和对文物的系统性认知。这包括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脉络、各个时期的艺术风格演变、主要文物类型及其价值,以及博物馆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我在备考期间,花了大量的时间阅读历史文献,尤其是关于中国古代史的部分,因这部分内容往往在试题中占有较大比重。
对文物部分,我建议不仅要了解其外观特征,更要理解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意义。我凭阅读《中国文物鉴赏辞典》等专业书籍,对各类文物有了深入的认识,并尝试将这些知识点与历史事件相联系,形成了一套自有的知识体系。
再者,博物馆学的学习则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不仅研读了《博物馆学概论》等基础教材,还尽可能地参观各种博物馆,观察其展览设计、藏品管理、教育活动等方面,使理论知识得以落地生根。
在复习策略上,我采取了“分块复习,定期整合”的方法。将《文博综合》的内容划分为历史、文物、博物馆学三大模块,每个模块再细分成小节,每天专注一到两个小节进行深入学习。每过一周,我会把这一周学习的内容重新梳理,形成笔记,这样既巩固了记忆,又提高了理解力。
模拟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找来了历年真题和一些高质量的模拟题,定时做题,以此来熟悉考试的题型和节奏,也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知识盲点。
我想强调的是,考研是一场持久战,保持好的心态至关重要。面对困难和压力,需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去克服,也要懂得适时放松,保证身心健康,这样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