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生物与医药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科目,我的满意度接近满分,复习策略大致如下:九月初,我启动了与讲义同步的《1000题》练习,每学完一个章节便进行一次习题演练,接着核对答案。完成第一轮后,我又购买了一本,重复相同步骤,此时的错误率已显著下降。到了十月中旬,我采用肖秀荣的真题集,粗略浏览了历年试题,仅专注于选择题部分,大题则通过阅读答案来启发解题思路。十一月,由于专业课程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政治复习稍有放松,我主要依靠肖秀荣的《知识点提要》回顾知识点,这本书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框架和近代历史时间线特别适合理科生,尤其是马原部分,需要理解而非死记硬背。十二月,我进入了密集背诵期,购入了肖秀荣的《考点预测背诵版》、《冲刺八套卷》及《最后四套卷》,做选择题后直接背诵大题的答案。整个流程大约如此,一些细节可能记忆模糊。
考研数学方面:
人家说得数学者得天下,这句话一点也没错,数学考得好是很拉分的,数学也是最耗时间的一门课程,我觉得最好应该把数学教材好好的看看,做做课后习题进行第一遍学习,然后就可以上复习全书了,市面上有二李的和李王的,我个人更倾向于二李的,但李王的我在第二年是也看了,看复习全书是个浩大的工程,尽量多看几遍,其实不用全部都会,有些太难考验是不会考的。我看书的时候有不会的题目就想个几十秒,不会的话就立即看答案然后分析为什么我没想出来,然后记住这题的解题过程,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一样,只要可以学好,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到了最后就是大量的做题阶段了,我买了很多题目,有张宇的1000题,汤家凤的1600,李永乐的660等,660题我做的最多,两年加起来应该有四到五遍,虽然题目很难不过感觉收获还是蛮大的,说句实话我是一个没有毅力的人,许多资料我都是开始的时候新鲜,但认认真真完成的好像没有几本,这是我最大的缺点,希望大家不要和我一样,无论哪本习题集认认真真的完成,吃透每一道题就可以考到一个不错的成绩。最后就是冲刺阶段的试卷,历年真题是必不可少的,一定要多做几遍,我做真题的时候是用一张大白纸,选出自己的答案并且把自己的思路和解题过程写上去,然后再修改,到后期有空的时候多看几遍,感觉这样会比较好。
考研英语方面:
我们必须重视写作任务,无论是短篇还是长篇,都应提炼出一些个人特色的语句,并掌握不同类型的作文应有的结构和表达模式。重要的是亲自动手实践,仅仅记忆而不练习肯定是不够的。对于英语写作,我极力推荐王江涛的书籍,其方法主要是通过背诵。首先通读全书,我从9月开始,精背大小作文各10篇,如同记单词一般,需要反复操练和默写。书中提供的策略十分有效。11月,王江涛会有本预测题集,许多内容与必背的20篇文章重合。我当时专注于小作文,幸运的是,考试中小作文被命中,只需稍作单词改动。王江涛强调,若能一字不差地写出,分数通常很高,对此我深感感激。考前需回顾并整理所背的作文,大作文可构建基础模板,多加练习,尽可能利用已背的内容,尽量避免使用自创的语言。
考研专业课方面:
食品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与食品之间关系的学科,它涵盖了微生物的分类、生理、生态、遗传以及其在食品发酵、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应用。在复习时,你需对各类微生物有深入的理解,包括细菌、酵母菌、霉菌等的基本特征和生命活动。
对细菌部分,重点关注它们的形态结构、生长条件、代谢过程,尤其是与食品相关的一些特殊类型如乳酸菌、醋酸菌等。这些知识不仅会在理论题中出现,也可能在实验设计或案例分析中被考察。
微生物的遗传与进化也是重要考点,理解基因突变、重组、转化、转导、接合等基本概念,尤其要关注这些过程如何影响食品的品质和安全。例如,耐药性基因的传递可能关联到食品安全问题。
再者,食品微生物的生态与控制是另一个大模块。了解食品中的微生态平衡,以及如何凭加工、储存条件来控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是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掌握常见的食品污染源及预防措施,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控制。
别忘了实践操作和实验技能。理解并能解释实验结果,如微生物培养、鉴定技术,PCR、显微镜技术等,这些都是考试和未来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结合教科书、笔记和文献,形成自有的知识框架。多做习题,尤其是历年真题,帮助你熟悉考试风格。参加讨论组或者找同学一起复习,提高理解和记忆效率。尝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食品问题中,这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这些复杂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