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生物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学习,我在九月启程,购入了肖秀荣系列的三本书籍,起初专注于研读《精讲精练》,随后《红宝书》问世,我就转向阅读它。我没有独特的学习秘籍,只是在觉得逐字背诵枯燥时,结合自身绘制思维导图的习惯,开始了将肖1000题转化为思维导图的过程。从十月起,直至考前的最后一刻,我坚持这样做,现在回忆起来,手指酸痛的打字经历真是让人五味杂陈,如果早知如此,可能会另辟蹊径。不过,这个方法确实有所帮助。利用导图辅助理解选择题后,在考试的前两周左右,我开始着手准备问答题,重点记忆肖四。我建议大家不必一字一句地死记硬背,把握主要脉络即可(例如1点...2点...3点...)。
考研英语方面:
自从大学二年级上学期通过六级考试后,我已经与英语疏远了四年多,完全失去了状态。幸运的是,我发现了一种适应自己学习风格的方法。我确实不喜欢死记硬背单词,因为记得的总是比忘记的少,这难免让人失去动力。于是,我在一周内利用零散的时间快速浏览了一遍张剑黄皮书的单词手册,之后便再也没有专门去背单词(实际上并未记住多少)。事实表明,那些备考攻略中普遍推荐的持续背单词并不适用于所有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更为关键,而我的策略非常简洁——专注于研究真题,而且必须深入细致。
我购买了两套张剑黄皮书,分别是1997-2004年和2010-2017年的英语真题集,一套用来奠定基础,另一套用于提升技巧。起初,做这些题目让我感到十分沮丧,感觉文章似懂非懂,至少每五道题里我会错三道。随后,我把这两段时间的所有真题文章重新格式化为Word文档,每段之间留出两行空白,然后全部打印出来,用曲别针按照年份逐一装订。接下来,我先做题,核对答案,然后取出相应年份的真题文章打印稿,参照张剑黄皮书的段落翻译和关键词注解,逐句详尽地分析每一篇文章。用红色标记我不认识或不确定含义的单词,用蓝色或黑色的水笔写下每一句话的中文翻译。这其实是一个简单的英翻中的过程,但在其中我能理解文章内容,提升语感,同时练习翻译(对于英语翻译部分,无需额外训练,完成所有年份的文章翻译后,这一板块自然变得得心应手)。这个过程起初可能会有些煎熬,毕竟每年都有六篇文章需要翻译(四篇阅读加一篇新题型再加上一篇翻译)。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生物化学,这是基础中的基础,你需深入理解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等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代谢过程如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特别要注意的是酶的作用机制和调节,这往往是考试的重点。学习生物化学,理论与实践结合很重要,多做实验,凭实际操作加深理论理解。要定期复习,因生物化学知识点繁多,不常回顾容易忘记。
细胞生物学,这是一个微观的世界,你需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特别是细胞周期、信号转导、细胞凋亡等内容。这部分内容需理解并记忆,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应用,例如如何解释细胞增殖调控失常造成的疾病等。建议使用绘图法帮助记忆,比如绘制细胞内部结构图,能更直观地理解复杂的细胞过程。
再者,对研究方法的学习,如分子克隆、PCR技术、显微镜技术等,不仅要懂原理,还要会操作,这部分通常在实验课程中进行,实践中掌握才是硬道理。阅读相关的科研论文也是提升理解的好方式。
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脱离实际,时刻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如新的研究成果、技术进步等,这对理解教材内容,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订阅相关学术期刊,参加线上讲座或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