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工商管理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这门时效性极强的学科,不必像学习英语那样提前很长时间投入大量精力,因为后期会有老师归纳总结各种类型的主观题,例如考研必备的“肖四”、“蒋五”等资料。重点在于选择题,它实际上是最能决定分数差异的部分,因此其权重很高,同时也是考生失分的主要区域,特别是多项选择题,它的分值相当于一道完整的主观题。因此,考生应始终注重政治选择题的训练。必须多加练习。我个人在选择题方面做得还算可以,初期我主要用1000题进行训练,做完后对照答案,我会将正确答案标注在书上,然后反复查阅。有人建议1000题要做几遍,但我只做了一次,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整理错误题目,确保彻底理解错题。十月份开始,我转做肖八的选择题,同样地,只是专注于选择题部分,同样的策略是做好题目分析和整理。后来购买的肖四、蒋五、任四等预测卷,在做这些试卷时,切勿盲目,首先要设定时间限制,比如20分钟内完成。接着,整理每套试题中相似的题目(尤其是时事政治部分),同时在记忆大题的同时也要回顾做过的这些选择题。
考研数学方面:
我集中精力复习的是数学部分,几乎完整地研读了教材七次之多,660题也重复做了两次,400道全真模拟题和历年真题各做了两遍,此外还完成了张宇的最后四套测试题。在考试前的最后二十天,我回归基础知识进行了重温。不过,今年的数学难度明显提升,我建议大家务必认真对待模拟试题,别期望像16年难,17年易那样的规律。要知道,考研数学表现优秀通常意味着总成绩也不会差。关键在于不断刷题,找出自身的弱点并进行总结,然后再继续做题。实际上,当你把教材精读到第四五遍时,应对真题已经绰绰有余。然而,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性需要通过大量练习来实现,一定要勤于动手,并且遇到难题多与同学们探讨。千万不可忽视数学的重要性。
考研英语方面:
从四月直至暑假前夕,我每天都坚持做一篇张剑的《阅读150篇(基础版)》黄皮书。在此期间,重要的是别过于在意正确率,目前做阅读的目标是为了形成英语阅读习惯和培养语感,内容比答案更为关键。有人可能会问,在读这些文章时是否应该记住陌生的单词呢?这个问题因个人情况而异,如果你觉得时间允许,记单词当然有益;如果觉得已经有足够的词汇书要处理,不记也无妨。完成《150篇》后,暑假来临,我开始着手97年至04年的真题阅读,依旧是张剑的黄皮真题集。至于每天做多少篇,我认为都可以,我个人选择每天一篇。在做真题时,要注意收集不认识的单词,并结合后面的解析来剖析段落、研究问题、理解复杂句子,甚至全文翻译。尽管97至04年的题目风格与近几年有所不同,但接触一下仍然很有益。暑假结束后,我进入了05年至今的真题训练阶段,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过程,题目的参考价值逐年提升。这个阶段的训练和暑假时期相似,依旧需要记忆新词、分析问题和段落、处理长难句。每个人应对真题的方法不尽相同,有些同学会选择每天攻克一年的阅读部分,标记新词、研究长难句,第二遍分析文章,第三遍分析题目,如此反复多次。这种方法似乎很普遍,也是主流之一。然而,我的做法略有不同,我只做了一遍,对于一些较难的文章,我会再做一遍。我每天只做一篇阅读,当天就会标记单词、长难句,分析文章和题目,以及翻译全文。因此,我的复习策略可能稍显非主流,师弟师妹们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我这个人可能比较倾向于深入钻研,无论是政治大纲还是英语阅读,我都仔细研读,认真思考,所以在做题速度上相对较慢,以至于没时间做第二遍。每个人都应打造出属于自己的高效工具,形成独特的解题和阅读方法,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对了,别一次性做完所有真题,记得保留最近三年的,考试前半个月用来模拟实战。李剑的《考研英语词汇真经》我看了六遍。前三遍通读,第四遍只看单词,第五遍和第六遍只看例句。我认为这本书归纳得相当好。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资源以实现目标的学科,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基本职能。你需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并能将它们应用到实际案例中。例如,理解并掌握“决策理论”、“激励理论”以及“组织文化”的内涵,这些都是基础中的基础。
把握管理学的主要流派和理论。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到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再到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每一种理论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贡献。凭对比分析,你更全面地理解管理的本质。也要关注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如系统理论、权变理论等。
再者,实践性是管理学的一大特点。理论知识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理解和运用。我建议广泛阅读各种企业管理案例,尤其是那些著名企业的成功或失败经验,从中提炼出管理的原则和策略。尝试自己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这会大大提升批判思考能力。
掌握一定的定量分析技巧也是必要的。虽然管理学更多的是定性分析,但数据和模型在决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比如,了解一些基本的统计知识,学会使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对理解运营管理、战略管理等领域会有很大帮助。
持续学习和反思是提升的关键。管理学是一个动态的领域,新的理论和实践不断涌现。定期回顾课程内容,关注行业动态,参与学术讨论,都能使知识体系保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