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车辆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大约在10月份我才着手准备政治,起步较迟,因此我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在这个科目上。我在政治上的分数并不突出,可能对其他人来说参考价值有限。不过,我要强调的是,政治并没有人们通常想象中的那样困难。初期我做了肖秀荣的1000题,初次尝试时,几乎每三题就错两题。但随着反复练习,你会逐渐掌握解题的窍门。千万不能轻易放弃!对于主观题,我主要背诵了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考试前我感到极度紧张,甚至出现失眠,但看到试卷后发现主观题其实并不刁钻。如果目标是取得高分,建议查阅其他备考经验帖。此外,风中劲草的第一本摘要了重点,对我有所助益;第二本是练习册,第三本则是答案集(我个人没怎么练习,不做过多评价)。至于任汝芬的最后四套题,我没能全部背完,但选择题部分确实有所帮助。
考研数学方面:
后期复习侧重于使用模拟试卷。虽然这些模拟卷的感觉并不十分出色,但真正关键的是真题!真题!真题!我还专门准备了一个笔记本,里面记录了所有做错的题目和重要公式,考前两周我每天都背诵一次这些公式。接下来,我会重新审视全书并标记出重点,同时整理和概括全书的知识点及错误题目,不断修订和完善我的个人笔记。
考研英语方面:
所需材料包括基本阅读材料、张剑的英语黄皮书、考研词汇无序版与何凯文的核心词汇(建议两者兼顾)、以及张剑的作文集。进入十月初的阶段,应开始关注作文部分,我当初采用的是王江涛的《高分写作》,他建议背诵20篇大作文和20篇小作文,但我未能完成这么多,不过我还是推荐尽可能多地背诵,毕竟这只会带来好处。但同时要考虑时间管理,因为十月你需要同时复习所有科目,政治需要记忆,专业课程也需要。所以,合理安排时间至关重要。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涵盖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四个部分。这四门课程各有其特色,需分别投入精力去理解和掌握。
对数据结构,理解并熟练运用各种算法是关键。例如,链表、树、图的操作,排序和查找算法等。我建议多做题,凭实践来深化理解。LeetCode和牛客网都是很好的刷题平台。对抽象数据类型和设计模式的理解也很重要,它们能帮助你更好地解决问题。
计算机组成原理涉及硬件层面的知识,如CPU、内存、I/O设备的工作原理等。这部分理论性强,记忆量大,但凭构建模型来帮助理解。比如,用纸笔画出CPU执行指令的过程,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操作系统则更偏重于系统级的概念,如进程、线程、虚拟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这里的学习,建议结合实际操作系统进行理解,比如观察Linux命令的实际效果,这会你有更深的认识。
计算机网络主要研究网络协议和通信过程。TCP/IP五层模型是核心,理解每一层的功能和对应协议是基础,如HTTP、FTP、TCP、UDP等。网络传输的时延、带宽、丢包等问题也是常考点。
在学习过程中,我会推荐使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复习精编》系列书籍,它们对每个知识点都有深入浅出的解释,并配有大量习题。MIT开放课程和Coursera上的相关在线课程也十分有价值,辅助学习。
,理解永远比死记硬背更重要。遇到不懂的问题,不要害怕去查阅资料,甚至自己动手实现一次。只有真正理解了知识,在考试中灵活应用。定期复习和模拟测试也是非常必要的,这能帮你保持状态,及时发现和弥补漏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