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根据我的学习经历和考研准备,我发现肖秀荣的资料相当可靠!我购买了1000题,在暑期开始着手,第一次是结合辅导书逐步完成,第二次是在新大纲发布后,专注于新内容,第三次则集中于错误题目,第四次则是自由回顾错题。肖八和肖四的选择题我做了两次,不断温习错题,而肖四的大题是必须要背诵的!今年考试中有不少原题出现,不得不佩服肖爷爷的精准预测。新大纲出来后,我入手了阮晔的知识点速记本,它的总结清晰且有条理性。在闲暇时刻,我也浏览了肖秀荣的历年真题解析、时事政治手册以及蒋中挺的预测卷。尽力保持观看新闻联播的习惯,对于不住在家里复习的朋友,推荐下载“央视新闻”应用来观看。(主要参考资料:肖秀荣1000题、肖八、肖四、阮晔知识点速记本)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基础的稳固至关重要,我在暑假前夕大致通读了一遍教材,主要侧重于理解例题和部分课后习题,同时持续跟随老师的指导。进入九月,我开始接触真题,每天交替进行真题演练和错误修正,另一天则专心二刷全书,至十月中期告一段落。接下来的两个月,我全力投入模拟题的练习,期间再次重温全书,并将全书、错题集(我的错题集更偏向记录解题策略,如常数C的相关陷阱等)以及教材(如果携带不便,可以在寝室查找,特别是线性代数中一些定理的证明,尽管考试不一定涉及,但有助于深入理解和记忆)随时备在手边。对于每道题目,我都尝试找出多种解法,将类似的题目整理在同一页面,从而归纳出通用的解题模式。
考研英语方面:
9月份的时候单词还才认识了不到一半,做阅读真题还是一套卷子六七个的错,本来英语底子不错(虽然大学三年也都没怎么学英语,四六级也都是飘过),英语最重要的就是单词!!!做阅读为什么错的多,因为你单词不认识啊,说白了就是看不懂嘛。所以九月份一看这错误率确实捉急了,就赶紧找补救办法,这里真的真的要感谢曲线记忆法,以前一直以为都是扯得,用了之后才觉得真的是大!写!的!好!用!当然,这属于急救方法。你现在如果有时间,一定要开始背单词,不管用什么书,顺序的还是乱序的,不要觉得你记不住,这种东西就是要反复记才行。一直这样坚持到九月份,基本上你一半多的单词都记的很熟了吧,这时候再用曲线记忆的方法就事半功倍了。大概是50天的样子,早上晚上都有背诵任务,有那种记忆表的,就是早上背A,晚上背A,第二天早上B,晚上AB这样,我是打了一份顺序简易版的5500大纲的词汇,按照字母每天这么背的,一天都不能断。后来有同学告诉我其实人家是按照均分而不是字母顺序来的,但我复试背单词的时候均分了一下来背发现效果太差,所以还是推荐大家就按照字母顺序来,可能今天背C部分很多,过几天天背E部分又很少,但是不管多还是少都要坚持,这样效果比较好。反正楼主背了十天之后就觉得自己的英语有救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是关键。西方经济学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这两部分的基础概念繁多且相互关联。例如,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模型等,这些都是必考的知识点。你需花时间去深入理解每一个概念,不是仅仅死记硬背。比如,理解为何价格会调节市场供求,非仅仅“价格是由供求决定的”。
掌握分析工具和模型。西方经济学中的各种模型,如IS-LM模型、AD-AS模型、索罗增长模型等,都是解题的重要工具。你需熟练地运用这些模型来分析经济现象,理解它们的运行机制,并能按具体问题灵活调整。图形分析也是重要的思考方式,例如供求曲线、生产可能性边界等,凭画图帮助你更直观地理解复杂的经济关系。
再者,案例研究和实际应用。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经济问题相结合,加深理解和记忆。你关注当前的经济新闻,尝试用所学的理论进行解读。比如,你思考为什么政府会选特定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或者分析某个行业市场的竞争格局。
习题练习和模拟考试不可忽视。大量的习题训练能帮助你巩固知识点,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定期进行模拟考试,有助于你适应考试环境,合理安排答题时间,也能你了解自有的复习进度和不足。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不要害怕求助,与其他同学讨论,也向老师教。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自己,你会发现,即使是最复杂的经济理论,也有其内在的逻辑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