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今年在政治复习上,我采取了一种更为谨慎的策略。等到考试大纲公布后才着手购书。上次初次尝试时,我提前购买了肖秀荣的教材,结果大纲更新幅度巨大,导致我白白耗费了许多时间,而且书籍内容杂乱,难以梳理关键信息。今年,我决定等待大纲发布后再行动,目标明确——购买红皮书!它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官方出版物,每年的大纲都是以此为基准,大纲本身并不需要特别购买,只需查看电子版了解变动即可。但红皮书(大纲解析)却是必不可少的。
除此之外,我还练习了肖秀荣的1000题以及石磊的1500题。两本书各有特色,1000题侧重基础,答案大多能在书中找到,也是许多人选择的原因,可以迅速完成;而1500题我个人认为非常出色,与大纲知识点完全吻合,并且解析详尽明了。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基础是很重要的,但适当的有难度的练习也是必要的。我的教训就是低估了考研数学的难度,再加上基础不是足够扎实,初试时差点哭晕在考场……等把基础的部分掌握之后,一定要不断练习,题海战术虽不太靠谱,但是数学确实要不断的练习才能做到熟练,做题时才能有思路,我就是当时畏惧了模拟题的高难度,觉得肯定不会考太难的,结果在考场上就傻眼了,以至于最后数学成绩刚刚爬上三位数,和别人拉开了差距。所以,扎实的基础+足够的练习,才能在最后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写作的复习策略,我想详细分享一下。鉴于我个人的写作能力并不突出,我选择购买了王江涛编著的一本考研英语满分写作教程。由于很久没接触英语写作,重新拿起笔来确实感到相当吃力。面对这个挑战,我采取的主要策略就是不断背诵。这本教材提供了大约六七十篇的大小作文范例,我几乎每一篇都熟记于心,有的甚至背诵了两遍,而且是背诵后还会尝试默写。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步归纳出大作文和小作文的构思框架,并积累了一些精彩语句和词汇。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是关键。工程力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学科,涉及到力的作用效果、物体的平衡、应力应变分析等内容。你需深入理解力系、静力学平衡条件、胡克定律等基本概念,这些都是后续学习的基础。要掌握如何运用这些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桥梁结构的受力分析,这就需对静定与超静定问题有清晰的理解。
掌握计算技巧很重要。在工程力学中,无论是平面问题还是空间问题,都需进行复杂的受力分析和计算。例如,剪切力和弯矩图的绘制,要求熟练运用截面法,并理解剪力和弯矩的定义。还要掌握如何利用能量法、虚功原理等高级方法求解复杂问题。
再者,实例分析不容忽视。凭案例研究,将抽象的力学理论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应用能力。比如,你找一些桥梁或隧道设计的例子,分析其结构受力情况,这样既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做题与复习同步进行。大量的习题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它帮助你巩固知识,找出薄弱点。对错题,一定要深究原因,理解透彻。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也非常重要,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这对后期的冲刺阶段大有裨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