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大约在10月份启动了政治复习,每天专注于选择题,不过量不大。我挑选了一本类似教科书的资料(我选择了《风中劲草》),每天都仔细研读一部分。实证显示,许多权威专家指出的重点确为必考内容,但他们未特别提及的部分也可能成为考点,这就是你可以超越他人的关键所在。深入阅读并基于理解掌握选择题,不必一味死记硬背。对于大题,我通常在考前20天左右开始准备,每天熟记两到三题,主要是为了考试时能有话可说。即使无法完全背诵,也不必过于担忧,因为你之前奠定的良好基础会让你应对任何题目都能洋洋洒洒地写出满满的答案。
考研数学方面:
我把高数课本学了一遍,复习全书学了一遍,李永乐的线代做了一遍,其实都是走马观花的看,几乎没什么题是自己完整做下来的QAQ猛虎狂哭。之后开始细致复习,先学的高数,每看完一个知识点会配合讲很多题。重要的是,要会自己总结常用做题方法、常用的做题技巧、常考知识点和经典题型,对快速解题有很大帮助。我基本就是复习全书加做真题了,这些刷了四五遍吧。各位学弟学妹如果最后还有时间,可以做几套模拟题,不用贪多,模拟题一般比真题难很多,被虐是正常的。重要的是学习思路,模拟考试。比较常见的模拟题就是李永乐6+2、张宇8+4、合工大5套卷等等...
考研英语方面:
我对英语有着特殊的喜爱,而且我的英语水平也不错。在解决数学问题的间隙,每天抽出两个小时沉浸在英语阅读中,对我而言是一种乐趣(这可能是少数人的体验)。我坚定地保持每天两小时的英语学习,直到考研前一天都在坚持(考试前夕还练习了两篇文章)。我没有依赖任何如“恋恋有词”这样的工具背单词,而是从1998年的真题开始做起,每次遇到不熟悉的词汇,都会记录在一个笔记本上,并且确保每天都有时间复习这些词汇。我认为这样能把握住考研的核心词汇,做得越多,就越能识别常出现的词汇和易混淆的词。闲暇时,我会默默诵读已经做过的文章,像读故事一样,借助情境来记忆单词,这也是一种有效的强化方法。毕竟,足够的词汇量是英语的关键,否则阅读会让人感到无比困扰。接下来是语感的培养,有人问我如何定义语感,我自己也难以言表,只能靠领悟。大概就是面对复杂的句子,你可能无法立即准确翻译,但凭借语感,你可以大致理解其含义。尽管模糊,但在面对选择题时,你的理解足以帮助你做出正确的选择。为了提升语感,我不停地阅读,反复地阅读,直到我能迅速处理那些对许多人来说棘手的长难句。做题时,不必过于纠结细节,关键在于做对,而后再深入分析。通常,我会花费四十分钟完成两篇阅读,随后用一个半到两个小时整理新词汇并逐句翻译全文(这是必须要做的,偷懒只会让你后期付出代价)。我从五月份就开始限时做阅读,每篇不得超过18分钟,实践证明这对我是合适的。因为真题数量有限,如果每篇都耗时半小时来精研,未免浪费了宝贵的练习机会。我每天投入两小时学英语,如果你觉得不够,可以增加一小时,但不建议超过四小时,毕竟数学也需要足够的时间。
考研专业课方面:
半导体物理是基础中的基础,理解和掌握P-N结的工作原理,能计算载流子浓度、漂移速度等基本参数,这些都是必须要熟练应用的内容。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理论,如导带、价带、禁带宽度的理解,以及杂质半导体和缺陷态的概念,都需深入理解。热激发、光电效应、霍尔效应等现象也是重要的考察点。
器件部分则更加侧重于实际应用。BJT(双极型晶体管)和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工作特性,包括它们的放大作用、偏置电路设计、输出特性曲线分析等,都是考试的重点。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比如CMOS工艺,以及现代半导体器件的发展趋势,例如FinFET、3D集成等,也需有一定的了解。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首先要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对半导体物理,按照能带结构-载流子性质-半导体器件这一主线进行梳理;对半导体器件,从基础元件到复杂集成电路的演进路径进行学习。大量的练习题是必不可少的,凭解题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者,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将碎片化的知识整合成系统性的理解,这对长期记忆非常有帮助。
理解并运用是学习的关键。不仅要公式,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尝试去解释一些实际现象,这样不仅能提升应试能力,也能为未来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团队讨论和教师指导也很重要,他们帮助你发现盲点,纠正错误,学习更为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