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生理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填空式挑选:挑选了肖秀荣导师的1000道习题集,以及后期的8组和4组模拟卷。此外,还购买了任汝芬等其他名师的预测卷,目标是确保基础选择题不失分。单项选择题多数偏向基础,但我的多项选择题表现欠佳。对于不太满意的政治成绩,我想分享一下经验教训。整个政治学习过程我是依照肖秀荣教授书籍的发布节奏来进行的,每一本书的序言都详细指导了如何运用这些资料,因此在复习时方向感较强,我没有偏离他的指引。
考研英语方面:
我主要使用了何凯文的阅读理解解析、1575词汇书、长难句教程以及陈正康的阅读系列(书名记不清,后来才购买的,一共有三本,封面是黑色的)。尽管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在英语复习上,但进步缓慢,因为我犯了个大错,那就是一直依赖于质量不佳的何凯文系列书籍。英语学习的重点在于阅读,我在做阅读时只参照何凯文的解析,但由于初期词汇量不足,每次遇到真题阅读中的陌生词汇都得逐个查字典(效率低下且耗时,有时还会误解词义),直到暑假后我才完成第一轮。
理解阅读中的新词和典型句子是节省时间的关键。掌握阅读题目的解答策略也很重要,背单词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宜早不宜迟,每天坚持,不间断。我认为1575词汇书非常好,包含了真题中频繁出现的词汇。尽早掌握它会很有帮助。至于作文,其实不必过早担心,10月份之后再准备也来得及。在那之前,你应该将所有精力集中在单词记忆、长难句理解和阅读技巧上,这些需要同时进行。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生物化学,这是一个深入理解生命过程的基础学科,涵盖了蛋白质、核酸、酶、代谢等多个领域。我在复习时,特别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比如,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蛋白质的四级结构、酶的催化机制等,这些都是常考点。糖酵解、TCA循环、氧化磷酸化等代谢途径也需熟记并理解其生理意义。我建议使用思维导图帮助构建知识框架,并凭做历年真题来检验和巩固理解。
细胞生物学则更偏重于微观层面的生命现象,如细胞结构、信号转导、细胞周期调控等。这部分内容需精细理解,例如,了解各种细胞器的功能,理解DNA复制、RNA转录和蛋白质翻译的过程,掌握癌细胞的特点及致癌因子的作用机制等。我推荐结合教科书和科研文献进行深度学习,尝试理解背后的科学逻辑,不仅仅是死记硬背。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是关键。这两门课程都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不能单纯依赖机械记忆。我经常凭查阅资料、参加讨论组、模拟实验等方式深化理解。定期回顾和总结也很重要,这能帮助巩固知识,防止遗忘。
再者,做题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凭模拟试题,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找到自有的弱点,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做题过程中的错误要认真分析,找出原因,避免再次犯错。
保持好的心态也是成功的关键。备考期间会有压力,但自己,坚持到底,每一次的努力都不会被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