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考完试之后我对了答案,客观题是40分。对于客观题,在1000题和风中劲草的题目都做完之后,我主要就是反复看《精讲精练》和《风中劲草》上自己标注的知识点。在考试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刷的题目还是太少了,在最后冲刺阶段,大家可以把质量有保证的选择题都拿过来刷一刷。我大题是30分,算是蛮低的了。其实《肖八》和《肖四》的大题我都背得蛮熟,《肖四》的押题确实也很准,但是我个人觉得《肖四》的答案给得不是很好,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大家也不妨去看看徐涛的《小黄书》。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英语,我觉得应该主攻阅读,我用的张剑的150篇那个黄皮书,我觉得这个比考研英语要难点,但它是部分题源。不过我的目的是通过多做阅读积累生词,生词多见几次,我们才能彼此熟悉。当然你也可以搭配的单词书,每天看点。总之,英语是得阅读者得天下,知道的核心词汇越多阅读才能做的更溜。实践证明这个方法对我是有效果的,考试时我先写完大,小作文,一心做阅读,做得非常顺利,4篇阅读,前3篇全对。最后一篇我感觉前面我做太快了,有点怀疑自己了,放慢做又多想反而错了2个。所以人一定要有自信,相信自己,不要犹犹豫豫。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汉语基础”,这门科目主要涵盖了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我认为关键在于理解和掌握汉语的基本规律,比如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规则,词义的变化规律,句子结构的多样性等。学习时,我会结合实例进行深入分析,不断练习,提高语言敏感度。《现代汉语》这本书是我重要的参考资料,我反复阅读并做了大量的笔记。做历年真题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它能帮助你了解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提升解题速度。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则更偏重于教学理论和实践,包括对外汉语教学法、跨文化交际等内容。这部分需具备一定的教育学知识,并能够将之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我建议大家阅读《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证大纲》等相关教材,理解并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尽可能多地参与实践,如志愿者教学,模拟课堂等,这样加深对教学理念的理解,提升教学技能。关注最新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动态也非常重要,凭阅读学术论文来拓宽视野。
在复习过程中,我坚持每天定时定量的学习,保持好的作息和心态。遇到难题,我会积极寻求解答,不论是教老师还是与同学讨论,都是很好的学习方式。我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课程、论坛等,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