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考试大纲》里只有章节各层的标题,没有对知识点的具体阐述,只是告诉你一个考试范围,但因为它是官方出的考试复习范围,是最权威的东西,所以一定要用。在看肖《精讲精练》的时候把《考试大纲》放在旁边对一下,哪些知识点今年删掉了,哪些是新增加或调整的,删掉了就不用看了,新增或调整的要找来补充进去。《考试大纲》配套的《考试大纲解析》里面有具体知识点阐述,不过因为有了《精讲精练》就觉得没必要再用这本了,只要把大纲新增的内容想办法补充一下就好。
考研数学方面:
在数学的世界中,各个路径都能引领你抵达目标,而坚实的根基尤为重要。大约在暑假前,我已经通读了一遍教材,侧重于解决范例题目和部分课后习题。进入九月,我开始专注于历年试题,每天交替进行一套真题与错误修正。这样的节奏持续到十月中旬,完成了第二轮全书的复习。接下来的两个月,我如饥似渴地做模拟题,同时也重新浏览了一遍全书。在解题时,我会随身携带全书、错题集(我的错题集主要记录的是解题策略,例如关于常数C的一些易忽视点)以及教材(如果重量过大,我会在回到宿舍后再查阅,特别是线性代数中一些定理的证明,虽然考试不涉及,但有助于深入理解)。对于每道题,我都尝试找出其变式,并将同类问题整理在同一页面,从中提炼出共通的解题模式。
考研英语方面:
平时我喜欢看英文文章,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就会查,记下来,有一个自己的单词本最重要,比千篇一律的单词本要管用。红宝书我也看了一遍,也会把不会的记下来,反复看,最后都会知道这个单词在我笔记的那个位置。在看阅读的过程中我会变翻译边看,第一遍读一下大意,第二遍翻译出声音,这样比默默在心里翻译要有效果,也会发现自己哪些地方比较弱,第三遍再通读一遍。这些是平时练的时候提高英语的方法吧,在练题的时候还是要看考研真题,给我的感觉考研阅读就算做几遍每次都会有不同的发现,也会有迷惑的地方,不懂的地方就去问老师就好啦。作文就得背,就得说,大声背大声读不但记得劳而去可以提高口语哦~先背完之后像演讲一样再给自己说一遍,不要苛刻的要求一字不差的读出来,还要把有用的语句记下来,何凯文的作文书都被我翻烂了,翻译方面对我来说其实很难的,因为我的汉语水平确实不怎么样,组织语言也很困难,但是经过大声翻译阅读之后发现对我的帮助很大,如果觉得对你们有所启发,我会很开心哒~
考研专业课方面:
误差理论是测量学的基础,它主要探讨的是测量数据中的不确定性来源以及如何量化这些不确定性。理解并掌握测量误差的性质,如随机性、系统性和粗大误差,是这一部分的重点。需深入理解误差传播定律,能够运用到实际的测量问题中去分析误差影响。熟悉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例如正态分布、t分布和F分布,对理解和应用误差理论至关重要。
测量平差则是处理测量数据的核心方法。平差的主要目标是凭优化算法,消除或减小测量误差的影响,得到最可靠的结果。理解最小二乘法原理,包括线性化、参数估计和精度评定等步骤,是必须熟练掌握的内容。矩阵代数的知识在这里也非常重要,因很多平差计算都涉及到矩阵运算。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多做实践,利用实际的测量数据进行平差计算,这样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编程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使用MATLAB还是Python,掌握一种编程语言能帮助你更高效地完成复杂的计算任务。
再者,理解并能应用GPS、GLONASS等现代卫星导航系统的误差模型,对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的理解有极大的提升。这部分内容可能会涉及一些物理知识,比如信号传播延迟、多路径效应等,需有一定的物理基础。
复习阶段,我会推荐做一些历年的真题和模拟题,这不仅检验学习效果,也能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