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最后一轮复习就是肖秀荣的背诵版和四套卷了,还有近两年的政治真题,都可以当模拟题来做,选择题错的多也不要慌,找出错误的原因再突击一下,8套卷和4套卷的大题,一定要背,会出现原题!如果没碰到原题也不要慌,逐步分析材料,根据之前背的框架,看哪个知识点与材料内容最贴近,按照知识点+解释材料的步骤回答,调理要清晰,尽量多写点。 接下来,自习室里还有我的研友开始都开始背《风中劲草》了,江湖传言这是一本编写的非常好的材料,知识体系划分的非常明显。但是可能我不太习惯该书的编写方式,并且因为当时的时间实在太紧张,所以三大本材料我浅尝辄止了,当然,我还觉得他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第二轮我主要依靠的材料是肖秀荣考点预测和肖秀荣八套卷,并且顺手还把去年的四套预测卷拿来做了。感觉还不错,反正就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很迷信肖秀荣系列,可能是用着顺手的原因吧。
考研数学方面:
在七月底至九月中旬左右,我研读了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两门课程,尤其是采用了同济版教材。在此过程中,我也完成了书后的所有习题(这些习题耗时较长,可以选择性地做一些)。此外,我还仔细阅读了李永乐和李正元编著的复习全书,由于我的细致研究,进展可能较为缓慢,而且我仅通读了一次。
考研英语方面:
至少需要完成4至5轮的英语真题练习,但切记,刷题仅是手段,关键在于深入总结。真题的样式历经变迁,最终会趋于稳定。即使表现不佳,也别让情绪受影响。把2013年至2018年的试题保留到最后,模拟实战,限时完成,并仔细反思。完成后如何继续?不断重复,做,持续做。购买实惠的真题集,不必再斥资购买张剑的书籍,价格不菲。这个过程对英语基础薄弱者来说确实艰难,保持坚韧的心态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以后的真题在难度和逻辑上通常更为友善,你可能会感到相对轻松。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子系统综合”是一门涵盖广泛的科目,它涉及到电路分析、数字逻辑、微处理器原理以及嵌入式系统等多个领域。对电路分析,理解和运用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等基础概念至关重要,要熟练掌握各种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数字逻辑部分,理解二进制运算、布尔代数和各种逻辑门电路的功能是基础,组合电路和时序电路的设计则是进一步提升的关键。
微处理器原理的学习,需熟悉CPU结构,了解指令集,能进行汇编语言编程,并理解中断系统和存储管理。至于嵌入式系统,理解其工作流程,如Bootloader、操作系统移植、驱动程序开发等内容,对实际操作尤为重要。
在复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非常有效的策略。凭做实验,模拟真实环境下的问题解决,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你尝试设计一个简单的数字逻辑电路,或者编写一段控制微处理器执行特定任务的代码。这样不仅检验理论知识,还能提高动手能力。
历年试题的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们通常反映了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凭对这些试题的深入剖析,找到解题的规律和技巧。参加模拟考试,你适应考试节奏,提前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团队学习或寻找导师指导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与其他同学讨论,激发新的思考角度;向导师教,能得到更专业的建议和解答。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好的心态,坚持不懈,你也能在“电子系统综合”这个科目上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