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药物分析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政治复习不太系统,红宝书断断续续从9月30日一直看到12月14日才看完第一遍……好在高中学的文科,底子还是有的。但后来看得挺辛苦,建议大家对政治不可掉以轻心,但也不必太早复习,基础差的同学可以暑假就开始看,基础好一点的同学9月开始也行,重在每天坚持复习,保持进度,多看几遍,充分准备。 自己复习红宝书,一般是晚上看一两个小时。初期有做《肖秀荣的1000题》,后来感觉题量太大,已经跟不上看书的进度了,再加上我的重心始终放在专业课和英语上面,所以也就没怎么做了。 看红宝书的过程中有带着看《草劲中风》(倒过来念),这本资料提炼得还是很不错的,看完红宝书读了一遍《草劲中风》(倒过来念)上的部分重点章节。最后考前的二十多天,做了肖四任四,背了肖四所有的大题,最后考试时的确用到了不少哦。
考研英语方面:
我对英语有一定的基础,事实上,我在英语上的准备时间最长……毕竟对我来说,研读专业书籍比做阅读理解更为艰难……从98年到2005年,我完成了两次英语复习,接着从05年到2013年又进行了三次,最近几年的题目则做了四次……这足以显示我对做英语试题的热衷程度……但我并不推荐大家都效仿我这种近乎狂热的方法,毕竟时间是宝贵的,专业课程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然而,我想强调的是,真题确实至关重要,别盲目去做模拟题,因为真题有着其独特的命题逻辑,如果你习惯了模拟题的方式,可能会适得其反。真题需要反复练习,如今英语考试的难度增加,多做真题也就显得更有价值了。坦白说,我的专业课分数并不算高……我还是想感叹一下,勤奋终究会得到回报,这是不变的真理。
考研专业课方面:
药理学部分,需深入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剂量效应关系以及药物的毒性反应。对各种药物类别,如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心血管药等,不仅要其主要作用,还要理解其副作用和临床应用。复习时,凭构建思维导图,将各个药物分类并对比记忆,结合实际病例加深理解。
药物化学方面,要掌握药物的结构与活性的关系,以及药物的合成途径。这部分需大量的化学基础知识,尤其是有机化学。建议多做习题,凭解决问题来提高对药物结构的理解,并尝试自己设计药物的可能合成路线。
再者,药剂学的重点在于药物的制剂设计和评价,包括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等。这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关键,尝试做一些简单的实验,比如模拟药物的溶解过程,以此来直观感受和理解这些概念。
对跨学科的综合性题目,需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例如,一个药物的药效可能受到其化学结构、制备工艺、体内代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具备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课本知识,参考书籍和学术论文也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定期自我检测,凭模拟试题来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知识盲点。团队学习或者找导师指导也能帮助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