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这一科的相关资料特别多,大家不必面面俱到,把两三套资料吃透足以,市场上目前肖秀荣的政治一套比较靠谱;另外我还用了风中劲草,知识点列的很清楚但比较简单;大纲还是要看的,不能偷懒一句句过,过完一章做一章题。12月份的时候政治会有各种押题卷,那个东西要背没的说,但千万不要有依赖心理,我当时只背了肖秀荣最后4套。关键的不是你背了上去默写,而是你背了很多东西即使不是原题你也能有的写,而且即便是肖秀荣的也不是标准答案,如果你学得通透,绝对比傻傻默写的人分数高。归根到底,政治只要你踏踏实实看知识点,认认真真练选择题,最后小一个月精挑细选地背背,绝对不会拖你后腿。
考研英语方面:
前期,三月一号开始背单词,在4月左右加强了背诵的强度,持续到五月一号左右单词背完的第一遍。这段时间比较轻松,因为考研是持久战,前期过于疲累会导致后期乏力,不要强求一口吃成金三胖,那段时间,一旦完成任务就休息,记得标记完成日期,给自己成就感,看到一夜单词上写了十几个日期。单词记完第一遍就可以写阅读真题了。语法和长难句我自己平时并没有什么练习,因为上课的时候听的认真所以可以直接进入真题阶段,如果大家语法不太好建议还是先攻一下语法吧。阅读掐着时间做,强迫自己在一小时内写完,最多再加十分钟,如果到了八十分钟,那考试时间就不是很充裕了。最开始肯定是很惨烈的,当时我每次写完以后,当时就改,改完粗略看看错的就好,详细分析是第二天的事情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汉语基础”,这个科目主要考察的是对现代汉语语法、词汇、语音、文字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我建议首先要扎实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包括词法、句法、语义和修辞等方面的知识。要多做练习题,尤其是历年的真题,凭实践来加深理解。阅读大量的汉语文章,提高语言感知力,这对理解复杂的语境和解决实际问题有很大帮助。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则更侧重于教学理论与实践。你需熟悉对外汉语教学的原则、方法、技巧,以及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知识。我推荐《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作为主要教材,理解并掌握其中的教学理念和模式。要关注最新的教学研究动态,这凭阅读学术论文或者参加相关的研讨会实现。模拟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你尝试设计教学计划,甚至找朋友进行模拟课堂,以此提升教学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我坚持每天定时定量的学习,保持好的学习习惯。遇到难题时,我会积极寻找答案,无论是查阅资料还是向老师教,都不怕麻烦。我也注重调整心态,保持乐观积极,因压力过大反会影响学习效率。
我想强调一点,虽然考试科目有其特定的重点,但国际中文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点的堆砌,更是对文化的热爱和传播。在准备考试的,别忘了培养自有的人文素养,理解不同文化的异同,这样在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国际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