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先关注长期存在缺额的院校
每年总有一部分学校会有招不满的情况,例如辽宁和黑龙江的一些高校,由于报考人数较少,每年都面临缺额的问题。然而,这类学校的调剂信息发布得非常及时,通常在考研初试结束后不久便公布了。因此,只要考生认为自己的成绩符合调剂标准,就应该尽早联系相关学校。特别是查询成绩后,更要积极主动地与导师和学校沟通,争取预先调剂的机会,并确认是否有资格获得调剂名额,这样才能提高成功的几率!
2、尽可能选择普通院校
对于可以调剂至一区就读研究生的考生而言,不建议仅仅关注二区的211大学,因为竞争异常激烈。除非考生成绩非常高,则可以尝试一下。而对于刚刚过一区分数线的学生来说,最好还是选择一区内的普通院校,这样读研的成功率更高。即便某些能调剂至一区的学生选择二区,他们依然具备较强的竞争力;而仅过二区线的考生则只能选择二区的调剂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分数越高者越有可能被录取,分数较低者则可能面临无人接收的局面。如果没有明显的分数优势,不建议考生选择二区的211大学,即便要选也应以广西大学或宁夏大学这样的院校作为参考。
3、避免选择热门调剂院校
二区中诸如广西师范大学这样的热门调剂院校,每年都会涌入大量的调剂申请,这对分数略低的学生极为不利。即便是已经与学校达成初步意向,也可能因后来出现了更高的调剂分数而遭到拒绝。因此,在二区寻求调剂时,考生应该尽量挑选竞争较小的非热门调剂院校。
4、可以考虑边远地区的学校
调剂大多集中在二区进行,例如位于新疆的石河子大学和喀什大学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但由于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很多人不愿意前往。不过,如果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去边远地区读书也是一个可行方案,但需要注意规避潜在的风险。譬如西藏大学,在预调剂阶段必须明确表示愿意入读该学校才会发出复试邀请,否则若通过复试却又未入学,将会造成学校较大损失,这点考生需尤为留意。
1、在调剂前务必先行联络学校
在提交调剂申请表前,务必设法与学校取得联系,可通过拨打电话、发送电子邮件或是加入调剂群等方式。一定要与老师交流并根据个人能力和成绩来询问调剂的可能性。尽管此时老师的回答可能会相当官方化,但仍会提供一定的方向指导。
例如,如果老师表示欢迎你调剂到我们学校,或者说是鼓励你申请,那么可以将其列为调剂选项之一。反之,如果老师认为可能性不大或建议别申请,那你就需要重新考虑是否放弃此学校。
2、合理安排调剂系统的填写时间
调剂系统将于5月20日凌晨开启,许多同学计划于5月19日晚熬夜等待系统开放以便第一时间提交申请。但实际上,有些学校会在系统启动后才发布缺额信息,因此凌晨时或许还无法看到所关注院校的具体情况。因此不必急于一时,保持良好睡眠状态,并设定闹钟提醒早晨再来查看心仪院校的信息,如果已发布相关信息便可立即行动。
3、及时搜集调剂信息
很多学校在调剂系统正式开放之前并未公开其调剂详情,直到系统正式启动后这些信息才得以公布。有时甚至在系统上线首日仍无确切消息,直至次日方见端倪。
故而在系统开放初期,同学们需要频繁刷新页面,一旦发现符合条件且满意的调剂机会即可立刻采取措施。
4、谨慎使用三个调剂志愿
每位考生可在调剂过程中填报三个志愿,建议首次只填两个留一个空位,原因是调剂信息会持续更新,预留一个位置应对突发状况。
此外要注意,一旦选定的志愿进入锁定期,在此期间不可更改(具体锁定期限依据招生单位的规定执行,最长可达36小时)。
5、志愿排序的重要性
虽然调剂志愿并无严格前后顺序的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招生人员可能会认为学生对不同学校的偏好有所不同。
假如你的成绩并不突出并且不确定能否进入复试环节,切勿孤注一掷寄希望于某一所特定的目标院校,以免错失最佳调剂时机。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目标院校并不会因为你另外申请了调剂院校而剥夺你参与复试的权利,复试名单按成绩排名择优录取,导师也不会追问是否参加了其他学校调剂事宜。这两项工作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因此调剂和复试之间不存在冲突。
6、处理调剂通知
假设所填的三所院校几乎在同一时段发布了调剂通知,尽管它们发布时间相近,但最好让这三个平行志愿之间的间隔稍微拉开些。
如果收到复试通知并确认参加调剂复试,则相应的志愿无法再次用于申报其他学校。如果接到复试通知后未能及时回应,到达锁定期限后便会自动解锁。
倘若三个平行志愿均已被占用却迟迟未获通知,在这种情形下可致电先前申报学校的招生办公室请求取消之前的调剂申请。
7、调剂系统开放后的注意事项
调剂系统开放后,同学们就可以开始填报志愿了,但在填写时务必要仔细阅读各个学校的具体要求(有的学校可能有限制最低分数、不允许跨专业调剂或要求本科背景须为211及以上等条件),因为一旦提交志愿即会被锁定一段时间,具体时长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决定,最长时间不得超过36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