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复习,我七月份开始通过课程逐渐了解知识点,但真正的突破是在九月,那时深入理解和记忆知识,一直持续到十月十五日。期间,选择题练习也不能忽视,九月至十月侧重单选,十一月转为多选,每种题型至少过两遍。十一月中旬,我开始背诵冲刺课程的讲义,这时不仅要做选择题,还要开始准备解答分析题。考前两周,我又集中精力复习点题班的讲义。十二月做最后四套模拟卷时,我会用分析题来锻炼答题思路,不必逐字抄写答案,列个大纲,标明关键知识点就足够了。就这样,我进入了考场。不过,坦白说,我没有完成过去五年的选择题真题,所以我建议你们要妥善规划时间,避免我的失误,做些选择题真题确实很有帮助。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本科水平是刚过六级。其实我觉得考研英语跟四六级关系不大。先看单词,坐到自习室就看,五六月之前就一直在看单词,记不住,多看多看多看。。。后来我每天下午先做阅读,做完了翻译一两篇,有一次一口气翻译了三篇,简直是恶心吐了,不过翻译了一遍也是很有帮助的,大概九月中旬做完了第一遍真题,有买了一本不带详解的书做第二遍。。后来十一二月做了几套市面上的模拟题。还有,真题的阅读,最好多读读。十一之后买了大作文书,里面有历年的真题作文,作文模板类型之类的。我就背了那十篇小作文必背十篇大作文必背,背完默写,这二十篇断断续续的背到十二月份,也没背压题之类的,最后自己摘了一份所谓的模板吧,祝大家写作文时灵感来了挡都挡不住。
考研专业课方面:
中国通史是一门涵盖从远古到现代,跨越数千年的宏大课程,它要求对历史事件、人物、制度、文化有深入的理解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基础扎实是关键。你需全面阅读教材,如朱绍侯的《中国古代史》、张岂之的《中国近代史》,以及王明锁的《中国现代史》等,这些都是构建你历史知识框架的基础。要注意各个时期的历史脉络和主题,例如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近现代中国的转型与变革等。
深化理解。历史不仅仅是事实的堆砌,更是对人类社会演变的解读。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如秦朝的统一、辛亥革命等,需深入思考其背后的原因、过程及影响,理解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尝试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相联系,这会帮助你更好地记忆并理解历史。
再者,史料研读不可忽视。中国通史的学习离不开原始文献的阅读,比如《史记》、《资治通鉴》等,它们能提供第一手的历史信息,使你更接近历史的真实。尝试解读这些史料,分析其背后的含义和作者的立场,这是提高历史素养的重要途径。
做笔记和复习至关重要。整理知识点,构建自有的历史时间线,标注重要事件和人物,这既帮助记忆,也有利于在后期的复习中快速回顾。定期进行模拟试题的练习,既检验学习效果,也能熟悉考试题型和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