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倾向于认为政治备考不用过早启动(十月开启复习也完全来得及)。参与辅导课程在我看来也是颇有益处的。复习政治的核心是依据大纲,但我个人并未深入研读,大致浏览了一遍而已。接着我完成了3000题的练习,之后重心转向了主观题的记忆。实际上,直到考试前一个月我才大幅增加在政治上的投入,在那之前,我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专业课上。然而,我发现由于对大纲的粗略阅读,我在选择题部分失分严重。鉴于时间紧迫,我只能通过大量做选择题,找出知识盲点,然后再回溯相关知识点进行巩固。至于主观题部分,最后一个月的冲刺至关重要,绝对不能轻视政治的学习。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词汇,因为我准备考研复习开始的三月为考英语专四背了三四遍专四词汇,下了大功夫,专四词汇8000基本词5000,考完专四后发现考研单词还真是根本就没生词,就没怎么再正儿八经背单词了。那些熟词僻意的单词也没靠单词书死背,好好做真题自己总结是最有效的。完形填空和新题型。这一部分可以不用太着急开始。十月份我先开始了完形填空专项训练,从1997年-2012年。刚开始错误率很高,大概做了五篇之后,可能找到了做题的感觉,之后做题都是错两三个,基本都在五个以内。10月中下旬-12月把完形和新题型真题反复做了三遍,这一板块也没有做别的模拟练习。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课程,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多个方面。理解其核心在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以及阶级斗争等概念。我在复习时,侧重于原著阅读,如《资本论》等,凭深入原文理解其理论体系。我也借助了一些学者的解读,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教材,这些都有助于我从不同角度理解理论。做笔记和思维导图也是我整理知识结构的重要方式。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部分内容更强调实践性和历史性,需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和发展。我主要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出发,理解中国共产党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直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部分的学习,除了通读相关文献,我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凭争论和交流深化理解。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一是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孤立地看待理论,应将其放入历史和现实的大背景中去理解;二是要有批判性思维,对理论有深度思考,理解其内在逻辑;三是持续关注时事,因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理论,需不断更新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