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艺术学理论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开始复习时在八月中旬,刚开始是看一章《精讲精练》做一章《命题人1000题》,期间跟着老师上课加强学习。当时也是在《精讲精练》的书上做了很多笔记,但后期基本没有再翻过。十一假期结束后政治一遍完成,开始从后往前做《命题人讲真题》,只做选择题,看一下大题的出题方式,其中马原要弄懂如何从材料中得出应用的原理。随后开始二刷《1000题》,只做重点章节,同时开始看《风中劲草》。《肖八》到手开始做选择题,有时间就看一看大题,同时开始看《形势与政策》。后期吃饭和午休时会看一看1000题的错题。最后就是拿到《肖四》做选择题,疯狂背大题。
考研英语方面:
冲刺阶段(12月初-考前)回顾笔记,总结作文框架,适当模考。主要看做过的真题和笔记,着重复习做错的题和薄弱知识点,整理写过的作文,总结不同话题的常见行文思路,适当总结通用的作文框架,以便在考场快速成文。可事先预留1-2套真题,在考前1-2周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进行模拟演练,熟悉考试流程。
考研专业课方面:
艺术学原理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它涵盖了艺术的本质、功能、形态、创作过程、欣赏心理等多个方面。在学习时,你需对艺术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我建议先从阅读经典的艺术理论书籍开始,如《艺术的故事》、《美的历程》等,建立起基本的艺术理论框架。关注当下艺术界的新观点和新动态,这样既能拓宽视野,也能使理论知识更有时代感。
艺术史的学习则需大量的记忆和理解。不仅要各个时期、各种风格的艺术作品及其代表人物,更要理解这些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意义。我采用的是“时间线法”,将艺术史的发展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每个时期的重点艺术家和作品都标注出来,并配以图片加深印象。我会定期复述和讨论这些知识点,以检验自有的理解和记忆。
艺术学原理与艺术史并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我在复习时,会尝试将艺术理论应用于具体的历史案例中,或者从艺术史的角度去解读艺术理论,这样的交叉学习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两门科目。
在实际考试中,论述题和分析题较多,所以除了基础知识的积累,还需锻炼自有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我经常模拟答题,尝试用最简洁清晰的语言阐述复杂的思想,这对提升我的应试技巧大有裨益。
我认为,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艺术学原理还是艺术史,都需带着热情去探索和理解。只有真正热爱,在繁重的复习中找到乐趣,在面对困难时不轻言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