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许多人认为政治学习轻而易举,只需临时抱佛脚,但我持不同的看法。甚至,我认为政治可能是那种你投入大量时间复习,却收效甚微,难以取得高分的学科。常有人炫耀他人未曾复习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于是就有人效仿放弃复习,但这其实是一种非常误导人的做法。政治作为社会科学的领头羊,其学习并不仅仅是浏览教材或死记硬背,更需要深入理解和关注时事,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这或许就是社会科学的本质所在。第一年我从7月开始着手,第二年的学习则较为零散,主要是通过做选择题等方式;对于主观题,我会在考试前做一些模拟题以熟悉手感,并在考前再次整理知识点。在我看来,政治得分的高低取决于你的知识底蕴和对大纲解析的理解程度,大约是30%的基础知识和70%的深度理解,因此,透彻理解大纲解析至关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学习无疑应始于词汇与阅读。对于词汇书籍,无需赘言,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偏爱的选择。关键在于持续反复的记忆,这是我要强调的。我个人的失误是提早开始了阅读练习,单词还没记住多少,就匆匆忙忙去做阅读理解,这使得我进度超前,但并不意味着效果理想。由于词汇基础薄弱,初期的阅读错误频繁,以至于到了后期,当保留下来的真题作为模拟考试时,我发现自己的英语阅读陷入了停滞,那段时期非常煎熬,我不敢接触除真题外的其他阅读材料,生怕干扰思维。然而,久而久之,当我重新接触真题时,阅读能力竟有所下滑。因此,我想提醒大家,务必先巩固词汇基础,再去进行阅读训练。早期阶段,英语学习会占据大量时间,每日记忆一章单词,次日复习前一天的内容并继续新章节,这样的流程可能会耗去数个小时。阅读方面,第一天完成一篇文章,然后校正;第二天深入理解文章及题目和选项;第三天则要复盘所做的笔记,每天都需投入于英语学习,不间断!否则水平将下滑,我有过两次中断的经历,每次恢复后,阅读水平都明显退步。真题的运用至关重要,额外的习题并无太大价值,只需从1997年起逐年做真题,特别是阅读部分,必须揣摩命题者的意图,每个选项对应何种类型的问题——是事实细节、主题概括还是观点态度?如何理解和对应选项与原文信息,这些都需要在首次做题时深入剖析。真题需要反复操练,留一些年的题目用于最后的模拟测试。起初,阅读可按篇目逐一攻克,随后逐年集中练习,观察自己的准确率,何时调整做题策略,视个人学习状况而定。我个人推荐黄皮书,它的文章解析对我帮助很大。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综合英语”,这门课程旨在全面测试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我在准备这部分时,强调了阅读和写作的训练。每天我会花费至少一小时阅读英文原版书籍、学术论文或者新闻,以提升理解力和词汇量。定期写作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短篇作文还是长篇论述,都能帮助我提高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我还使用了一些模拟试题进行实战演练,熟悉考试题型和时间管理。
关于“英语语言学知识”,这门课需深入理解语言的本质和结构。我主要凭研读书本、笔记以及相关的学术文章来积累知识。重点在于理解语言的各个分支如音系学、句法学、语义学等,并能将理论应用于实际语言现象中。我建议大家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把复杂的概念简化为易于记忆的形式。做大量的习题和案例分析加深理解,提高答题技巧。
我强烈推荐参加一些讨论组或研讨会,与其他考生交流,共享学习资源,探讨难题。这种互动不仅能拓宽视野,也能激发思考,使学习更有趣且有效。
我提醒大家,复习过程中保持好的心态至关重要。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压力。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必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