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政治开始复习是在九月初,因为上课的时间还比较早,感觉收获还不少,至少我身边的一些人都是这样,建议大家还是搞好学科的知识基础,以不变应万变。我刚开始背就是每天早上背一些讲义上的知识点,但是我个人觉得并不建议背考研政治大纲全解,因为知识太多抓不住重点,而且也建议近现代每天晚上睡觉前看看就行了,把大好的背诵政治的时间留给其他的。背了大概半个月吧就开始做800题,当肖秀荣的四套卷和蒋中挺的五套卷出来后强烈建议把那几套卷上的大题背了,因为17年考研政治五道题全出自那就套卷子。有时间的话多做做选择题,因为在政治里面能真正拉开分的还是那些选择题。
考研数学方面:
学习时间是7月中旬到9月底两个半月,这个阶段给大家推荐的资料是李永乐编写的《复习全书》和王式安的《标准复习全书》,大家可以选择其中一本用于该阶段的学习,有精力的同学建议两本同时进行学习。市面上的复习资料很多,选择好的复习资料会让大家在复习过程中事半功倍。李永乐编写的《复习全书》和王式安的《标准复习全书》把考研考核的知识点罗列讲解的非常清楚,让大家充分了解考研要考的内容,不做无用功。让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对考试大纲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在每个知识点的后面,有知识点对应的题型,随后附了相应的例题和习题。《基础过关660》(很不错,重点考察概念,不要以为只是选择题和填空题,有的题目当做大题都没问题,你做完一遍要很久,其实这本书好多题目和第一个复习全书题目重合,感觉这两个搭配是完美组合)。当然看哪本书不重要,重要的还是看你自己,适合你的书和套路。还有《陈文灯复习全书》可能更难。
考研英语方面:
我是在暑假期间开始接触真题的,因为真题有着无法被替代的价值。英语的真题集萃了精髓,务必深入钻研。我个人使用的是黄皮书系列的真题解析,感觉它的讲解十分详尽,质量很高。第一次做时,我会选择用铅笔,并严格控制时间,选择在下午进行,晚上则用来核对答案。接着的一周,我会专心消化每种题型、词汇和语法规则,以一周为周期完成一套题目。完成后,我会擦除铅笔痕迹,以便进行第二次练习。这样一来,再继续做下去就会更加得心应手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软件生命周期是关键。从需求分析到设计,再到编码、测试和维护,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任务和挑战。需求分析需能够准确把握用户需求,编写出详尽的需求规格说明书;设计阶段则涉及到模块划分、接口设计等,需熟悉各种设计模式并能灵活运用。
软件工程的重点之一是质量管理。需掌握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方法,如黑盒测试、白盒测试、单元测试等,并理解ISO 9000系列标准。了解敏捷开发和DevOps文化也是十分必要的,它们强调快速迭代和持续集成,有助于提高软件的质量和效率。
再者,版本控制和项目管理工具的应用也是必不可少的技能。Git是常用的版本控制系统,它的分支管理和合并策略对协同开发至关重要。至于项目管理,像JIRA这样的工具帮助更好地跟踪任务进度,管理团队工作。
编程语言和数据结构的理解是基础中的基础。无论使用Java、Python还是C++,都需熟练掌握其语法特性,数据结构则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如链表、树、图等,理解它们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能帮助写出高效代码。
在学习过程中,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凭实际的项目来巩固所学知识。例如,参与开源项目,或者自己动手做个小项目,这不仅提升编程能力,也能更好地理解软件工程的实际应用。多阅读优秀的代码,参加编程比赛,都能提升编程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