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购买了大纲解析作为政治复习的起点,每天同步完成1000题的相关章节练习,整个过程大约用了一个月来完成首次复习。初次复习的重点在于领会概念,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部分需要构建清晰的框架,此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时间线索也需理顺。进入第二次复习阶段,大纲解析的主要作用变成了巩固记忆,同时配合背诵风中劲草,并再次刷1000题对应的题目,这个过程大致占据了半个月的时间。二轮复习完毕后,大量背诵工作接踵而至,包括风中劲草、八套卷以及各类预测卷,其中肖秀荣的押题卷尤其值得关注,毕竟他今年精准预测了四道大题。在此期间,可以抽空学习徐涛的选择题策略和任燕翔的主观题技巧。政治学科讲究的是熟练度和记忆力,必须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回顾,特别是选择题部分,错误率应尽可能降低。早晨醒来时,我会翻阅所做的笔记。到了九月底,完成了基础课程的学习和1000题的跟进,解题速度提升,焦虑感也随之减少。起初不必过于着急,因为大部分人都在同一时期起步,关键是要每天都专心致志地学习。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决定考研成败的关键。我从考研开始到结束从没有停止过。我所用的资料:李永乐复习全书,李永乐660(选择填空),李永乐400,所有年份的真题。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真题、全书、660题,大家一定要动手做,不能只看不做,这是数学大忌。还有就是做题同时思维一定要发散,例如用到了某个定理,你可以把定理在脑海里过一遍,在联想一些与定理有关的经典例题,此定理需要注意的地方等等。在跟老师上完基础课以后,你会感觉数学是一个逻辑整体,各个章节之间都存在很大的联系。这是我一直遵循的:勤动手,多动脑,联想思维。还有就是我要说一下,数学的公式建议不要去刻意背它,我是从来没有刻意背过任何一个公式:多动手,多动脑,多联想。天天接触的东西,自然而然的就会到你脑袋里去。最后说一句做题要仔细,特别一个比较难的题,你花大力气总算做出来了,最后却没化简,在填空题里这就不划算啦!一定要当心啊,这一点我就是你们的反面面教材!全书。660大家一定要反复做啊!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说下真题阅读,阅读只做真题的就可以,留最近两年的真题最后做模拟,一篇阅读,先自己做一遍,把不会的单词自己查出来,写在纸上,然后全文笔译,之后根据笔译的内容再做题,对比两次的答案,最后对答案,根据自己的翻译内容找为什么答案不一样。或者对是为什么对,错是因为什么原因,这样大概笔译上十多篇,翻译和阅读都差不多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机械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涵盖了力学、材料科学、设计学、电子学等多个领域。在复习时,需对这些基础知识有扎实的理解。例如,基础的力学知识如静力学、动力学是理解机械工作原理的基础;材料科学则影响着设计选,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强度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深入理解和掌握设计原则是核心。机械设计不仅仅是理论计算,更重要的是实际应用。要理解并熟练运用各种设计准则,如安全系数法、疲劳强度分析、优化设计等。这需凭大量的实例分析来深化理解,并尝试自己去设计一些简单的机械部件。
再者,熟悉并掌握常用的设计手册和标准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GB/T、ISO等各类国家标准,它们为提供了设计的规范和依据。学习使用CAD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和仿真分析,能帮助更好地理解和验证设计方案。
对《机械设计》这本书,我认为每个章节的重点都应深入研读,但尤其要注意的是齿轮设计、轴承选型、联轴器和离合器等内容,这些都是考试中的高频考点。历年真题的练习也非常重要,它们帮你了解考试的风格和难点,也是检验自我学习效果的好方式。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非常有效的学习策略。尝试参加一些设计竞赛或者找机会实习,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中,这会极大地提升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