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电机与电器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学习,我主攻的是肖秀荣的三本强化教程,大约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通过结合1000题来梳理全部知识点。由于我个人容易在阅读时感到困倦。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后,我就转向以解答选择题为主,此时会借助风中劲草的知识点部分进行辅助。尽管这些题目全面,但可能缺乏特定的针对性。完成肖秀荣的1000题后,我会持续回顾错误题目以巩固。接下来,就是等待肖秀荣的最后八套卷、最后四套卷,以及任汝芬等知名教师的最后四套卷,每日一套保持手感,同时为其他科目预留更多时间。考前一周,我会全力以赴地背诵四套卷中的大题预测。
考研数学方面:
在数学的世界中,各个路径都能引领你抵达目标,而坚实的根基尤为重要。大约在暑假前,我已经通读了一遍教材,侧重于解决范例题目和部分课后习题。进入九月,我开始专注于历年试题,每天交替进行一套真题与错误修正。这样的节奏持续到十月中旬,完成了第二轮全书的复习。接下来的两个月,我如饥似渴地做模拟题,同时也重新浏览了一遍全书。在解题时,我会随身携带全书、错题集(我的错题集主要记录的是解题策略,例如关于常数C的一些易忽视点)以及教材(如果重量过大,我会在回到宿舍后再查阅,特别是线性代数中一些定理的证明,虽然考试不涉及,但有助于深入理解)。对于每道题,我都尝试找出其变式,并将同类问题整理在同一页面,从中提炼出共通的解题模式。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英语你要有恒心。单词是第一关,没有一定的词汇量,你什么都是白搭。我的背诵方法如下:翻一遍单词书,把不认识的单词勾出来,然后反复记忆这些不认识的单词,逐步剔除能记住的,最后把无论如何都记不住的单词裸抄出来(不带中文),每天直观识别它的意思。单词需要每天背,没有捷径可以走,但是一天最多花一小时,早晨起床半小时、晚上睡前半小时即可。有了词汇量,那么你做阅读就是思维问题了,训练时必要的,可以与背单词同步。我用的黄皮书的,感觉还是与真题较为贴近,虽然有些题目也很纠结,一天一到两篇,一个礼拜一次综合4篇。不在多在于精,做完之后要对照翻译,比较自己理解与文章的偏差。完型与翻译的建议与阅读同步,反正以练为主。至于作文,建议准备好几个话题,比如例子,20多个就ok了,多了也记不了,然后还要准备一篇模板,建议综合几个模板自己写一个,已防备不时之需。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本概念至关重要。电路原理的基础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电压、电流等基本物理量,以及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定理。这些是所有电路分析的基石,必须扎实掌握。我会建议你凭做大量基础题来巩固这些概念,直到你能不假思索地应用它们。
深入理解并熟练运用各种电路模型和分析方法。如直流电路的分析主要依赖于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交流电路则需理解阻抗、相位差等概念,以及使用复数表示法进行计算;对动态电路,拉普拉斯变换是一个强大的工具。每一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将大大提升解题能力。
再者,实践操作不能忽视。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实际动手操作能帮助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你尝试搭建简单的电路,观察和测量结果,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锻炼实验技能。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关键。电路原理中的许多问题可能并不直接有现成的公式可套用,这就需具备逻辑推理和创新思维。遇到难题,不要怕,先分解问题,再一步步解决,这是我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心得。
定期复习和总结是保持知识鲜活的重要方式。我会定期回顾学过的知识点,制作思维导图,甚至重新做一遍以前的题目,这都能帮助我巩固记忆,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