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社会工作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在高中时期的政治学习就相当扎实。对于理科生来说,初期可以查阅那本厚厚的《红宝书》,它详尽地阐述了知识点,还包含了一两道真实考题。但由于出版较早,与时事关联不多,只能作为入门教材使用,不能完全依赖。如果你有一定基础,推荐使用《考点解析》。在政治科目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部分,即第一章,是最具挑战性的;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则是考试的重点,内容繁多且杂乱,需要多次复习才能掌握。做题方面,肖秀荣的《1000题》以及后期的《八套卷》和《四套卷》是必备的,反复练习即可。考试时间表要自己密切关注。
当你完成第一轮基础知识的学习后,就可以开始做《1000题》了(暂时跳过大题),每学完一章做相应章节的题目,这些题目基础且细致,有助于记忆,特别要注意多选题,即使错误较多也不必惊慌,如果选择题总体正确率能达到30%以上,就算不错了。首要目标是掌握选择题,这些都是基本题型。最后的一两个月,可以着手解答大题并进行背诵(具体时间自定,但至少要完整背诵两三遍)。可以结合《考研政治疯狂的押题》,其中有很多高质量的题目。此外,平时多留意最新的时事动态,特别是重大会议和事件,购买肖秀荣的《命题人形势与政策》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考研英语方面: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英语不同于四六级,所以需要特别专注。鉴于我已经离开校园一年,英语能力有所退步,我需按照自身状况有针对性地弥补不足。每日记单词是必不可少的任务,有的同学倾向于购买词汇书按字母顺序背,但我并不推荐这种方法,因为这样常常会在达到“C”部分时就感到疲惫不堪,还可能造成混淆。我更倾向于在手机上学习,利用早晨和临睡前的时间完成设定的目标。初期阶段只需扎实基础,到了后期的关键冲刺阶段,我会坚持每天做两篇连贯的英语阅读理解,以增强和稳固语言感觉。
考研专业课方面:
社会工作原理是理论基础,它涵盖了社会工作的哲学理念、价值观、理论框架等内容。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至关重要。我建议从宏观角度出发,了解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脉络,深入研究其核心概念如“人的尊严”、“社会公正”等。要关注微观层面的社会工作实践模式,如个案管理、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在这个阶段,阅读经典文献和教材是关键,结合案例分析加深理论的理解。
社会工作实务是对理论的实际应用,这需具备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我通常会凭模拟实际情境来练习,例如设计一份个案计划,或者探讨如何解决社区中的具体问题。熟悉并理解社会工作评估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这里的学习方式更多是实践性的,包括参与实习、观察社会工作者的工作,以及凭讨论和写作来提升分析和表达能力。
对复习策略,我认为定期回顾和总结是非常有效的。我会定期整理笔记,将学习的内容进行归类和重构,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做一些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既能检测学习效果,也能提前适应考试形式。
小组学习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找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讨论,碰撞出新的观点,也互相激励,共同进步。
至于社会工作实务,除了理论学习,更重要的是实践经验。有机会,尽量去社会组织或社区实习,亲身体验社会工作的过程,这对理解课本知识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