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光学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是八月底开始准备的,买了肖秀荣的命题人三件套,初期就是先看书,再做1000题,刚开始会错很多,尤其是马原,尤其是理科生,别担心,先看个大概,能做对60%即可。建议大家政治最好报个班,政治考点多而杂,自己看容易晕乎,老师领着走能帮自己疏通思路,分清重点。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其实跟哪个老师都一样,他们水平都挺高的,关键是自己理解消化了。教师都会耐心回答。
考研数学方面:
第一轮复习高数部分粉皮的李正元版《复习全书》(很经典稍难冲高分强推)+张宇的视频,线代部分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李永乐的视频,这两个都是一边看视频一边看讲义,概率部分看的大红皮李王版《复习全书》,讲义的习题能自己写的决不偷瞄答案,看了答案也要跟着思路自己算一遍,不能偷懒,我一般还会在旁边批注解题思路和要点。有条件的话全书要看两遍。我投入在数学的时间不是很多,平均每天5个小时左右。一轮下来前面的部分就会遗忘很多,第二轮主要就是通过习题来恢复记忆整合提升,我用的是660题,做题之前一般会写一下整章的知识点总结,对加深基础概念的理解很有帮助。后期一个月就是每天上午一套数学题,可以真题和模拟交叉着做适应不同风格。真题做熟可以完美驾驭高频考点,但是还是有很多边角知识点照顾不到,这个时候模拟题的预测作用就凸显出来,我从张宇八套卷和合工大的预测卷中抽了10套做,那道差分方程的题预测题就做过好几道所以答的很顺利。级数的部分一直有很大漏洞抱着侥幸心理就没有补,结果考试的时候那道级数的大题是全靠想象力胡编很难过。后期真题的分数稳定在135+,模拟题120+。遇到遗忘的知识点一定要抽时间做专题复习,做模拟卷受挫是很正常的,我通常做三四天综合会花一天时间填补盲点。如果有再多一点的时间的话我会再多做一些模拟题,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熟练度还是不足,所以考研复习实在是宜早不宜迟。
考研英语方面:
主要用书何凯文阅读解析、1575单词、长难句、作文,陈正康阅读(具体名字不记得了,后期才买的,3本,黑色)。英语复习时间很长,但进展很慢,我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一直用着一本不太好的书:何凯文系列。英语最关键的是阅读,在我做阅读的时候,仅参考何凯文阅读解析,由于前期单词储备太差,每篇真题阅读生词都是自己一点一点有道出来的(效率低,费时,有的单词意思不对),大约暑期过后了才刚来一轮。把阅读里的生词,典型句子搞懂,节约不少时间。阅读题解法有方法,单词一定要背的,越早越好,每天一点点,不要停。1575我觉得挺好,都是真题里的单词,出现频率挺高。建议早早拿下。作文的话真的不用担心,到最后10月以后再考虑就好,把英语所有的经历放在单词,长那句,阅读(解题技巧)上吧。要同步进行。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本概念至关重要。工程光学涉及到许多基础理论,如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这些概念构成了光学的基础,也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前提。在学习时,要确保对每个概念都有清晰的理解,不单是公式,更要明白其物理意义。
实践操作不可忽视。光学实验是理解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深圳大学的课程中有很多实践环节,凭亲手操作,直观地看到光线如何运动,怎样形成图像,这将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起来。实验中的问题解决也会锻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者,解题技巧是提升分数的关键。工程光学的题目往往需结合多个知识点进行解答,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非常重要。例如,对复杂光路问题,尝试用光线法或作图法来简化;对干涉和衍射问题,利用傅立叶变换和光谱分析能帮助更好地理解和求解。
复习资料的选也很重要。除了教科书,我还推荐使用《光学》(江洪版)作为补充读物,它的解释更为详细,适合深化理解。历年的真题集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帮助你了解考试风格,熟悉题型,并进行有效的模拟练习。
持续的自我检测和反思是进步的阶梯。定期做习题,及时回顾错题,找出自有的知识盲点,针对性地复习,这是一个有效的学习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