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理论复习有了清晰的框架,虽然这门科目难度适中,但个人觉得较为单调,独立研读厚重大部头教材常让人感到沉闷。跟随老师的指导进行学习,成效显著。我重点练习了任汝芬和肖秀荣编著的选择题集。在后期阶段,我专注于背诵大题。我选择了20天20题和肖秀荣4以及任汝芬4(未能全部完成),这些资料有助于熟悉可能出现的大题考点,毕竟教科书中并非所有知识点都适合转化为大题。此外,通过观察各类参考书籍中的大题样例,我了解了答题的方式,而并未死记硬背,在考试时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回答问题。
考研英语方面:
资料只用真题就够了,但是注意总结,英语就是这一个特点,总结总结再总结。相似的单词是考得哪种类型?平时你记在本子上的易混词就是应付这个的很好的一个来源,没有总结过得,记得再添上去。还有就是逻辑关系,谁和谁搭配等等,以及需要通过上下文才能做出的选择,看看到底是相同意思还是相反意思。边做边总结。我暑假之后才开始做阅读,97-04年的阅读做了一遍,05-20年的阅读做了3遍。阅读第一遍时我基本上是一天一篇,第一遍定时做出来,后面是精读,主要是翻译句子和分析句子结构,最后再仔细分析选项。做第二遍和第三遍时速度会快很多。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涵盖了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以及教育研究方法等多个领域。这要求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面,还要有深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复习初期,我建议大家先通读教材,构建起基本的知识框架。对每一个领域的核心概念、理论和重要人物都要有清晰的认知。
在教育学原理部分,理解并能运用各种教育理论至关重要。比如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理念,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等。我会凭做笔记和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深化理解和记忆。多阅读相关文献和案例,有助于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智慧。
对中外教育史,关键是把握历史脉络和主要教育事件的影响。我倾向于用时间线的方式进行整理,这样既能明确各时期的特点,也能看到教育发展的连续性和变迁性。
教育心理学则需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教师的教学策略。这里,我会尝试将所学应用到实际情境中,例如分析某个教学问题,思考如何按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教学活动。
教育研究方法是应用性强的一部分。掌握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了解实验设计、问卷调查、访谈法等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能够帮助独立开展教育研究。
在学习过程中,我强调的是“理解”非死记硬背。尽量把复杂的理论简单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这样在答题时有条不紊,深入浅出。定期自我检测,如模拟试题练习,帮助检查学习效果,发现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