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资源与环境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好像在十一月左右我开始了政治理论的复习(尽管我不推荐这种安排),那时候我一边研读精讲精练,一边几乎完成了1000题。关键在于掌握基本知识点,但坦白说,我发现自己连基础知识都没能牢固掌握。短时间内消化这么多内容显然不现实,我意识到我的方法存在问题,我只是急于完成任务,关注大体框架,却忽略了具体细节。做肖四肖八时,我依赖模糊的记忆和一点点机智,选择题成绩还算过得去,我就误以为自己水平不错,实际上远远不够。主要原因就是起步太迟,我强烈建议你们尽早开始,最好从暑假就开始准备!
考研数学方面:
强烈推荐学习资料:36讲配合1000题与660题(真心评价,题目质量极高),再加上张宇的8套模拟卷。如果时间和精力充沛的话,我建议同学们同时攻读李正元全书和高数十八讲,但务必每本书都通读两遍以上,如此一来,你的数学成绩必定优异。若是时间有限,只需精研其中一本,彻底理解吃透,效果同样出色。
考研英语方面:
两个关键词:单词,真题。我觉得决定考研的人英语底子应该不会太差,熟悉单词是非常必要的。单词背多少遍都不为过,从几月份开始背单词都可以,因为重复背单词是王道。市面上出的阅读理解,像张剑的黄皮书,难度都大于真题。至少单词要过得差不多了,起码认真过完一遍之后再去碰真题,否则就是浪费。研究真题,研究比单纯做的时间要长很多,切忌阅读求量不求质。真题阅读,在对完答案之后一定要自己翻译一遍,看看自己和答案上的翻译有什么理解错误的地方,非常有效,当然也很花时间。推荐《考研长难句一笑而过》这本分章节对真题的长难句进行了死抠,还是很有助于句子结构分析的提升的。到了后期,作文要根据历年真题作文进行训练,最好写一个自己独一无二的模板,不要和市面上的雷同。其实大作文就只有三种,表扬、批评和各有利弊,各有利弊这里面还包含人生哲理类型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工程力学主要分为静力学和动力学两大部分。静力学主要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的状态,动力学则关注力如何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两部分的内容相互关联,构成了工程力学的基础框架。
在静力学中,掌握力系的简化、力矩和力偶的概念极其关键。理解力矩是改变物体转动状态的关键因素,力偶则是保持力矩不变的重要手段。了解并熟练运用受力分析,能帮助解决复杂问题,如三力平衡原理、四边形法则等。要重视杠杆原理的应用,它是许多实际工程问题的基础。
动力学部分,牛顿三大定律是核心。从基本的匀速直线运动到复杂的曲线运动,再到振动和波动,都需以此为基础。特别是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它们在处理物理问题时有普遍性。对质点组的问题,理解角动量守恒和动能定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学习工程力学,除了理论知识,实践应用同样重要。凭解决实际问题,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解决方案。例如,凭设计实验,模拟物体在不同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直观地理解和验证力学原理。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仿真分析,也能加深对力学概念的理解。
做题是巩固知识的有效途径。定期做习题,尤其是历年真题,帮助熟悉考试题型,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遇到难题不要畏惧,多思考,多讨论,往往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