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所用资料:红宝书即教育部大纲解析,风中劲草核心知识点,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真题解析,肖秀荣8套,肖秀荣时事与政治,肖秀荣4套,任汝芬4套)我是文科生,所以在政治上没怎么下功夫,最后也考了个不算拉分的分数吧。也是听了前人的经验,这些基本都是政治界比较有名的一些辅导资料。我是从红宝书出版后大概9月20号开始复习,看两章红宝书,然后做配套的1000题。9月到11月这一段我差不多都是在练选择题,其中政治真题做选择就可以了。弄完第一遍后我又配套风中劲草知识点结合1000题的错题又急匆匆的把政治过了第二遍,这几年的选择也出的越来越灵活,经常在某个偏僻的小角落抓一个知识点出一道题,所以边边角角都要略一眼。然后就是肖秀荣的各套题,挨个上吧,时政也要关注下,虽然分值小但一般都比较简单。大题的话不用太慌,进入12月就开启狂背模式,主要就是背那个套路,背的多了自然也就知道怎么写了。我个人觉得任四并不怎么样,但肖八肖四真的不错,大题一定要全部背下来,20题是本很小的书,但也值得推荐,都背一背把。这次考第一场政治的时候我太紧张了,三道选择都是本来写对又改错非常懊悔,大题一定要分条理清清楚楚写下来,大点写清楚然后记不清了就随便扩充两句就可以了,老师也没那么多时间仔细看,都说政治是一门付出时效短但收获快的科目,多背点总没坏处,建议大家还是早点开始政治的复习。
考研数学方面:
关于数学,我深刻体会到策略的重要性,做题时养成良好的习惯比速度更重要。谈谈我的复习安排吧,大三下学期课程繁重,老师们又爱频繁点名,所以我能专心准备考研的时间仅限于晚上和周末。那时,我主要是通读了一遍教材,并完成了课后练习题。但现在回想起来,那些课后题其实不做也罢,除非你时间充裕,否则专注课本就足够了。暑假期间,我只在家待了六天,那段时间最艰难,炎热的天气加上学校食堂的饭菜难以入口,但只要咬牙坚持,就能赢得胜利。这个时期,你们可以开始接触复习全书,无论是李永乐的还是陈文灯的,差别不大。九月,我重点做了李永乐的660题,这是一本很好的资料,涵盖了填空和选择的所有题型,建议深入钻研并多加回顾。到了十月,我开始做模拟试题,主要使用的是李永乐的全真模拟400题,这套题目难度颇高,做起题来可能信心受挫,通常得分在80分左右,不过完成之后你会发现收益颇丰。十一月,我开始做历年真题,这时你会觉得真题变得相对容易许多。
考研英语方面:
真题我是精读文章的,我就是一天A4纸大概3页吧,一个英译汉,一个汉译英,然后总结,从9月开始,9月到11月,每天保持,到后期,我开始把侧重点转移到之前整理的内容上,每天看整理的内容1小时,闲余的零碎时间也会看,然后每天的翻译量减少,只保持一种翻译的感觉。考试做题顺序-作文(小作文15分钟,大作文25分钟),阅读A篇(75分钟内),C篇(22分钟),B篇(20分钟),完形填空(15分钟),剩下时间检查涂卡。有的人做题顺序是先做B篇再做C篇,我这两年都是按这种方法做,第一次考研由于B篇简单,没什么问题,但今年考试新题型我用了30分钟没做完,挤占后面翻译和完型时间,加上心态有点崩溃,影响了这两道题得分。如果规定时间内做完翻译,新题型简单你会很快做完,不简单普遍分数低,同样不会影响完型作答。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号与系统"主要涵盖了信号的基本概念、系统的分析方法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信号的理解,需掌握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的基本性质,如傅立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等,这些都是解析复杂信号的基础工具。特别要强调的是,周期性和能量信号的特性需深入理解和应用。
系统理论是这门课程的重点。要了解线性时不变系统(LTI)的特性,包括其稳定性的判断和系统函数的求解。卷积的概念和计算技巧是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的关键,需凭大量的习题进行熟练掌握。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实践是理解理论的最佳方式。凭模拟实验或者编程实现,直观地看到信号经过不同系统后的变化,这对理解理论知识非常有帮助。例如,使用MATLAB进行信号处理,加深对滤波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建立好的数学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信号与系统"涉及到大量的微积分和复变函数,没有坚实的数学基础,可能会在理解深度和速度上遇到困难。复习阶段,我会定期回顾高等数学的相关知识,确保自己能在需用到的时候迅速调用。
,定期做题和讨论也是提高成绩的有效途径。海大的试题通常有一定的难度和综合性,凭模拟练习,提升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同学一起讨论问题,往往能从不同的角度获得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