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生物与医药硕士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首先,政治复习并不建议过早启动,原因在于政治科目具有快速学习的特点,其主要的主观论述题内容集中,便于抓重点记忆(需关注肖八、肖四)。通常,肖八、肖四会在11月后发布,因此提前过多地投入政治复习可能会导致效率低下,白白消耗宝贵的学习时间。所以我建议大约从8月开始着手做1000题,并重复练习至少三次。当考试临近,只剩一周时,我确实感到非常紧张,政治部分还没记牢,选择题也常出错。然而,压力越大,越要保持坚韧,直至考前两天,我把所有的政治知识点整理成了大约10个主题,思路瞬间明朗,解题也变得容易多了。
考研英语方面:
从四月直至暑假之前,我每天都坚持做一篇张剑的《阅读理解150篇(基础版)》。在此期间,重要的是建立英语阅读的习惯和语感,而非过分关注正确与否。文章应作为主要焦点,题目次之。对于是否需要在阅读过程中记忆生词,这取决于个人情况。如果你的时间允许,可以尝试记忆;反之,若你觉得已有足够的词汇书应付,也可选择忽略。完成《150篇》后,暑假来临,我开始做97年至04年的历年真题阅读,同样是张剑的黄皮系列。至于每天做多少篇,我认为量力而行,我选择每天一篇。在这个阶段,要开始积累陌生词汇,并结合答案解析来深入理解文章、段落、难题以及全文翻译。尽管97-04年的试题风格与近几年有所不同,但仍然值得一试。暑假过后,我转战05年至今的真题练习,这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其参考价值逐年增加。同样的,需要记忆新词、解构题目和段落,处理复杂句子。对于真题的处理方式各有差异,有的同学会分三步走:首次做题标出生词和长难句,第二次分析文章,第三次剖析题目,如此反复多次。这种方法似乎很常见,也较为主流。然而,我的做法有些不同,我仅做了一遍多一点,只是对较难的文章再做一遍。我每天只专注于一篇文章,当天完成时即标记词汇、长难句,分析文章内容、题目,并翻译全文。因此,我的复习策略可能不太常规,学弟学妹们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整。我倾向于深入钻研,无论是政治理论还是英语阅读,我都力求细致入微,这使得我在做题时不断反思和琢磨,进展缓慢,以至于没有时间重做第二遍。你们必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就像打磨出称手的兵器一样。别忘了,真题不宜一次性做完,保留最后三年的试题,在考前半个月内进行限时模拟练习。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生物化学是一门深入研究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它涵盖了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代谢过程、遗传信息传递等内容。在复习时,我注重理解每个概念的基本原理,非死记硬背。例如,对酶的催化机制,我不仅它的定义,更深入理解了其活性部位、动力学特性等。我会结合实验数据和实例来深化理解,如凭分析酶抑制剂如何影响酶活性,以帮助我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生态学则涉及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复习生态学时,我认为构建清晰的生态系统模型非常重要。例如,食物链、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我关注的重点。我尽量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比如凭绘制图表,理解物种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力也是常考点,需理解并能应用相关理论解释实际问题。
在学习方法上,我坚持“阅读-笔记-实践-反思”的四步法。阅读教科书或参考书籍获取基础知识,做笔记整理思路,凭做题或模拟实验进行实践,反思自有的理解和错误,不断调整学习策略。我还会定期参加讨论小组,与同学们一起探讨难题,这样既能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也能从他人的观点中获得新的启示。
我还利用网络资源,如学术论文、在线课程和论坛,来拓宽视野,了解学科前沿。尤其在理解复杂生物化学反应或生态模型时,观看专家的讲解视频往往能带来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