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药剂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由于我在高中阶段主修文科,因此我对政治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所以我从9月底才开始着手复习。政治的学习内容涵盖五个领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当前形势与政策。在准备过程中,我购买了大纲解析、风中劲草核心知识点、1000题、考点预测、8套模拟卷、4套卷、肖秀荣形势与政策,还有米鹏的三套卷、20天20题和任汝芬的4套卷。大纲解析我研读了两遍,大概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之后我转而专注于风中劲草全书,阅读了三遍,并着重回顾了一遍自己标记的重点,直至考前一天都在持续复习。期间,我穿插着完成了1000题的两轮练习。我发现,对于这类选择题,多次复习至关重要。深入细致地阅读,减少重复次数可能会收效甚微,因为这些内容确实较为单调。我在看书时强迫自己边看边做标注,这种方法让我保持专注。至于1000题,我会先记录正确答案,仅查看正确选项,再阅读答案解析,理解错误选项为何出错。我认为,在政治学科中,应始终关注正确信息,避免关注错误,这样考试时潜意识中的正确信息会更多,这是我个人的学习心得。对于形势与政策,最后一个月主要看肖秀荣的热点分析就够了。在我看来,选择题是关键,如果做得好,能得到40分,再加上大题的平均分,轻松突破70分。风中劲草对提高选择题成绩特别有用,尤其是与时事和毛泽东思想相结合的部分。大题通常可以获得30分左右,因为有押题的四套卷,即使未曾见过,凭借你的政治素养也能构思出一些答案。今年的主观题大部分都来自四套卷,所以四套卷必须认真背诵。我预留了15天,将四套卷和米鹏的押题内容背诵了三遍。如果有多个押题资料,肖秀荣的四套卷应作为首要重点。此外,书写清晰工整也很重要,感到学习疲惫时可以练习书法,我觉得这是我在考试中的一大短板。考试时尽量快速作答,多写一点总有益处,或许你多写的那一句话就会为你赢得一分,而这可能就是决定考研成败的关键。当然,首先要保证回答的内容准确无误,同时要注意掌控考试时间。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理解我复习的比较精细,逻辑性很强,每一篇真题阅读都要刷到,然后不会的单词记下来,做题思路可以在原文中画,对答案的时候纠正错误思路进行总结,一定要总结做错的原因。作文不要盲目的背,也不要背模板。建议大家到后期根据各种资料整理出自己的模板,每种话题和类型都整理一个,最后填主题词就好了,很方便也很省时间。
考研专业课方面:
药学基础综合涵盖的内容广泛,主要包括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剂学和药事管理等几个部分。对药理学,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体内过程至关重要,尤其是掌握各类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特性,这需大量阅读和理解实验研究数据。熟悉常见的药物相互作用和副作用也是必要的。
药物化学的学习则要求对药物的基本结构与活性有深入的理解。你需能够识别和解析药物分子的结构,理解结构与活性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药物设计。这部分的学习建议结合实例,凭实际的药物来理解和记忆。
再者,药剂学部分主要关注药物的制备、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理解各种剂型的特点,如口服、注射、外用等,以及影响药物释放和吸收的因素,如pH值、溶媒选等,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药物的稳定性研究和质量控制也是不容忽视的部分。
药事管理则涉及法规、伦理和政策等方面,这部分需关注最新的医药政策动态,理解并能应用相关法律法规,这对未来从事药学工作的人非常重要。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解和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要凭做题和案例分析来加深理解,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也必不可少。尝试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将各个学科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多参与讨论,与同学交流,甚至寻找导师指导,都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复杂的概念。
复习过程中,保持好的心态也很重要,避免过度压力,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考研是一场马拉松,稳健的步伐比冲刺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