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法律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使用资料:政治大纲解析(红宝书),配套的1600题,风中劲草核心考点、核心考题、预测三套,肖秀荣考前四套,复习马哲什么的,大家用一周,我一般3天就差不多了,而且成绩出来也还算不错。你的基础决定你复习开始的时间,如果你的政治基础不是特别好,或者说你不太擅长记忆,那么你复习政治的时间需要提前。如果你的政治基础还不错,记忆力也比较强,那么可以先把政治放一放,等到大纲解析出来的时候再开始复习。我是十一假期开始投入到考研政治复习之中的。所以复习政治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对于政治的复习,我大概是这样进行的。十月一开始,我一般每天早上7:30到9:30的时间基本就奉献给政治了。选择早上复习政治,有两个考虑,一是我政治基础比较好,而我早上的状态不太好,所以把状态不好的时间留给基础好的科目;二是因为考研时政治考试就是在上午,这样安排能使自己尽早适应考研考试的安排。我政治看了3遍。第一遍一定要细致,速度不是最重要的,一定要理解,因为第一遍对于之后的记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一般是一天看一章,先看红宝书,再看风中劲草核心考点,马哲很难的那几章就两天看一章,看一章做一章的题目,这一遍做的是红宝书配套的1600题,还有风中劲草核心考题中的好题,因为做两套题,所以速度很慢,有时候每天用的时间会超过2小时。第二遍要提高速度,主要看核心考点,把之前做错的题进行初步复习,再做做风中劲草核心考题中的真题,只有题目答案在核心考点找不到的时候才去翻翻红宝书,这一遍已经蛮快的了,有简单的章节一天能看两章乃至三章了。第三遍,我完全把红宝书扔一边去了,核心考点很快的过一遍,然后看错题,当然也是一章一章的来。考前几天我把风中劲草赠送的模拟题做了,还买了肖秀荣和任汝芬的考前模拟做了,全当演练了。给大家的小建议是,关注选择题的两类题目,做题的时候先把自己不确定的题目做标记,之后不管自己这道题做对没都需要重点关注,这是一类,另一类就是你做错了的题目。考前如果有时间就多看看错题吧,这两类题都是你可能错了再错的。政治总体来说是比较省心的,但要想拿高分,还得加点油。
考研英语方面:
每日词汇的记忆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针对考研英语还是四六级考试。初期主要学习翻译,通过解析复杂的句子来掌握语法规则,随后逐步深入到阅读理解这个重点部分,这样的学习安排相当有序。我从五月起着手做真题,但选择了从1994年开始,先从翻译部分入手,因为我自身的基础较弱,所以选择从较为基础的开始。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还可以,可以从2000年之后的题目做起。我总共大约精读了五遍英语真题,但我不会具体规定每个阶段的时间,这应根据个人情况调整。在九月之前,我会确保每天投入五到六小时给英语学习。做题次数并非关键,关键在于理解和消化,彻底掌握每一道题。作文必须亲自操练,动手写作。可以借鉴模板,但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灵活应用。后期的自我模拟至关重要,它能让你真切感受到时间的紧迫性。我发现黄皮书很适合我个人的学习需求。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这门课程主要考察的是对法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我认为,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关键。我建议从民法、刑法、宪法、行政法等核心科目开始,逐个攻破。每天固定时间阅读教材,理解并记忆重要概念,做相关的案例分析题,提升理解和应用能力。关注最新的法律动态和司法解释也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帮助你理解法律的实际运用和变迁。
"法硕联考综合"则涵盖了英语和政治两部分。英语部分,词汇量是基础,坚持每日背单词,并凭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和翻译来提高语感和理解力。多做一些历年真题,熟悉题型和答题节奏。至于政治,理解重于记忆。要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内容的核心观点,结合时事进行理解。做题时注意逻辑思维的训练,特别是论述题,要有条理地表达自有的观点。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坚持定期自我测试,凭模拟试题检验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保持好的作息和心态也非常重要,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的休息和适度的运动,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我特别强调小组学习和讨论的重要性。找到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探讨问题,不仅能互相激励,也能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解析知识点,这对深入理解法律概念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