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能源动力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这个课程的效益相当高,我在七月下旬才起步,但觉得时间绰绰有余。我主要专注于肖秀荣的精讲精炼,每完成一章的学习便配套做一千题的相关练习。进入十月,我已经完成了第一轮复习,并用接下来的一个月重新细致地做了一次一千题。紧接着,我用一周的时间专注于历年真题的选择题和马原大题。十一月,我开始做肖八的第一份试卷,并查阅风中劲草的知识点总结。为了巩固理解,我还做了大量模拟试题,你会发现尽管政治内容繁多,但与每年热点相关的重点考点是有限的,而且并不难以把握。此外,解题后深入研究答案至关重要,肖四、肖八、蒋五的答案解析都很出色,我当时用彩色笔标记了关键知识点,考前多次温习。
考研数学方面:
我前期数学主要是看书和课后题,在此不详细讲了。中期记了厚厚的一本笔记以便以后复习用,连着题源1000题做,虽然可能有些人说题源1000题比较偏,首先不说1000题,你得找到大量题目有针对性得练习,可以是汤加凤1800(好像叫这个把),或者李永乐660,都是可以得,做1000题确实很虐,但是考研得过程本来就是虐自己得过程,你能比别人虐,那就比别人更能抗压,然后做《十年真题解析》第二遍。并开始做《400题》,但是做到前几章就感觉很难放弃了。做题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之前整理的错题。
考研英语方面:
感觉自己英语有了一定的基础可以开始做真题。真题我做了三遍以上,真题不是光把答案弄明白就算完了,一定要把阅读理解上的每一句英文(原文+选项)都要弄懂,这个问题为什么要选这个选项,为什么不选这个选项,都要弄清楚。真题最好从远到近的做,如果感觉自己英语基础很差的同学,可以多写写作文,让人帮助修改,一篇作文多次修改可以提高写作水平,还可以加强单词的记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传热学的基础概念至关重要。传热学主要研究的是热量从高温区向低温区传递的过程,包括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基本方式。在学习初期,我花了大量时间去理解和记忆这些基础定义,这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掌握各种传热模型和公式是关键。例如傅立叶定律描述了热传导现象,牛顿冷却定律解释了对流散热,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则涉及到了热辐射。对每一个公式,不仅要它的形式,更要理解其物理意义,这样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再者,实践应用是巩固理论知识的好方法。我经常凭做题来检验我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特别是那些需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的问题,如计算换热器的效率,或者分析复杂系统的热流分布等。苏州大学的传热学试题往往注重实际应用,我建议在复习时多做一些综合性强的题目,这对提高解题能力非常有帮助。
我还发现,理解和分析实验数据也是传热学的重要部分。在准备过程中,我阅读了很多关于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文献,这不仅增强了我的科研思维,也使我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
我强烈推荐参加讨论组或找到学习伙伴。传热学中的某些概念可能比较抽象,凭与他人讨论,互相启发,深化理解。也凭讨论解决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