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考试多选题是难点和重点。熟练的解答多选题,也可以为后期背简答题打下基础。所以政治复习以多选题为基础。复试初期我使用的是《大纲解析》,也就是俗称的红宝书。红宝书的优点就是权威,这点你只有在考试时候才会由体会。考试的多选题很有可能是以《大纲解析》某个不起眼的段落为依据而出。《大纲解析》的缺点就是字小而多,并且看似很没条理。这就需要我们硬啃这本书。 第一阶段我使用的是《大纲解析》和《肖秀荣1000题》,主要工作是理解和勾画。理解以段落为单位,并勾画出各种“第一第二”和重要的句子。基本是做看一章书,做一章题。其中很重要的是要把1000题上做错的题标注在《大纲解析》上。这样大概对政治怎么考和考什么有个清晰的认识。 第二阶段主要是继续理解《大纲解析》和看做错的题,这时候可以辅助上任汝芬的《考点识记》这本书,对每章都将什么进行梳理,目标是整理出自己的政治框架。 第三阶段就可以大量做题了,我用的书是肖的八套题、任的十套题和小草的习题集。冲刺阶段用肖四和任四来检验复习成果。当然,做题的目的是为了查漏补缺,所以《大纲解析》一天也不能放下。做错的题都要回到《大纲解析》进行理解记忆。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初阶学习,我推荐使用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同时660题也是个好选择,建议在完成一至两轮全书后开始,时间不宜迟于10月。我个人非常推崇海量刷题的方法,但这并不等于无脑做题,关键在于不断归纳总结,而且不要直接写在教材上,而是记在笔记本里。到了备考后期,你的笔记将成为主要的复习材料,毕竟面对厚厚的几百页书,你无法快速查阅。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单词书----哪本都可以,我当时用到何凯文的,还有绿皮书,其实我很推荐李剑的那本词汇,大家可以去找找,里面会把同意的放一起,只是我当时没有坚持看下去。。。其实要求不高的随便一本拿着开始背就好,早上睡前记忆比较好呢~~阅读,暑假开始做张剑黄皮书,除了作文不写,其他部分可以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每一套真题都要认真对待,真题刷俩三遍吧,善于总结自己容易出错的题型。还有一些阅读技巧最好了解一下,比如,考研阅读出题一般都是按照文章顺序出题的,建议看一道题目(不用看选项),看一段原文等等,当然读懂了文章才是根本。建议大家买一本长难句的书,何凯文的据说不错。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综合化学主要涵盖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多个领域,其深度和广度都需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掌握。对无机化学,需理解和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性质,以及离子键、共价键等基本概念。特别是酸碱理论、配位化合物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内容,这些都是材料科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
有机化学部分,重点在于理解各类有机分子的结构、性质及其反应机制。比如,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的结构特点,醇、醛、酮、酸、酯的性质和转化,以及有机合成的基本规则。立体化学和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分析方法也是不容忽视的知识点。
再者,物理化学则更偏重于理论和计算,如热力学三大定律、化学动力学、电化学、表面化学等。这部分需具备较强的数学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运用这些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解和应用,不仅仅是记忆。对每个知识点,我都尽量去理解它的本质,凭做题来加深理解,并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定期复习也非常重要,因化学知识间的联系紧密,只有不断巩固,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参与实验室的工作或者进行一些小实验也能极大地帮助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凭亲手操作,直观地看到化学反应的过程,增强对理论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