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最后的一个月就是狂背时期,在下午2点半-3点半和晚上7点-8点,背诵的内容主要就是《风中劲草》和启航那本《20天20题》,肖1000的以前积累的材料解析题的一些考点也拿来背。每天安排三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来复习政治的计划一直持续到考研前一天。 最后说政治考试时间分配问题。我看任汝芬四套题,任建议选择题一半时间,问答题一半时间,因为选择题你会的就会,不会的你再纠结也没用,你还是不会,还不如抓阄来得快。并且除非你有足够的把握,不然不要改变第一选择,这是大多数人的经验之谈。大题五十分,如果肖秀荣压准了题,以肖秀荣的话唠风格,能让你写字写的手疼;如果没压准原题,你得在头脑中搜索下他的那些知识点你用得着,另外自己还要组织语句吹牛,要的是时间!
考研数学方面:
自大三上学期起,我开始阅读书籍,首选的是同济大学出版的第三版高等数学,尽管推荐版本为第六版。我认为第三版已充分满足需求,内容更为精简,因为某些知识点并不在考试范围内,无需全面覆盖。我个人认为第三版的版面布局更清晰,而第六版的小字体密密麻麻,看起来令人头疼。因此,我选择了前者作为学习资料。初次通读时,我主要完成了书中的例题和部分课后习题(通常是挑选奇数或偶数题,因为它们往往属于同一类),旨在大致掌握知识框架,让自己心中有数。
考研英语方面:
大部分机构出的真题书都是按照94-04/05-15这样划分,总共是22套题。前11年拿来熟悉感觉,树立自信。我是在某一天突然开始正确率暴涨,越写越顺手,文章虽然还是不太懂,但是根据技巧也能选对。至于单词,我的方法是这样的,做真题的过程中就将生词划下来,做完开始查,把词性啊释义啊常用搭配啊直接标注在卷子上,然后我准备了一个本子,专门用来抄真题里的这些生词,说白了就是腾一遍,但这遍不仅有单词,还有答案解析里给出的句型啊,语法常识啊之类。这是一项繁琐且耗费大量时间的工作,但是坚持下来很有成效。初期我一天用来做题加对改,一天用来总结,每天起码要花3个小时,后面加快速度就在一天内完成了。每天做真题前先回顾之前本上的知识点,这样日复一日,终会柳暗花明。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号与系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它涵盖了信号的基本概念、系统的性质、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的分析、LTI系统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和Z域分析等内容。对这些基础知识,需有扎实的理解和掌握,因它们构成了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首先要理解和掌握信号的分类,如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的区别,以及它们在傅立叶变换中的表现。线性时不变(LTI)系统的特性,如因果性、稳定性和频率响应等,也是理解系统行为的关键。对时域、频域和Z域分析,我会建议大家多做练习题,凭实例来熟悉各种变换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场景。
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是理解和解决控制系统问题的重要工具,需熟练运用。特别是Z变换,它是处理离散时间信号的主要手段,在数字信号处理中尤为重要。记得要多做一些相关的计算题目,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在学习方法上,我强调理解和实践相结合。除了看书和听课,我还推荐大家参加讨论组或者找到学习伙伴,一起解决问题,这样的互动加深理解。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是检验学习效果的好方式,凭反复练习,你了解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我特别提醒,复习的过程中要有计划,合理安排时间,避免临时抱佛脚。每天都要保证一定的学习量,保持持续的学习状态。遇到困难时,不要害怕求助,无论是向老师还是同学,都帮助你突破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