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乡村经济管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离考试只剩一个月我才开始准备政治,购买了包括肖的1000题、考试大纲以及他的八套模拟题等资料。然而最让人沮丧的是,我背诵了蒋中挺的最后五套卷,结果大题目全无命中,考试时只能自创答案,想起来就心酸。当时真怕政治科目过不了,真是幸运逃过一劫。所以选对最后阶段的模拟题至关重要,我个人强烈推荐肖秀荣老师的最后四套题,听说历年都相当靠谱,熟记后及格绝对没问题。毕竟政治再高分也不过是锦上添花。总结来说,对于政治备考,个人认为关键是牢记最后几套题。附注:肖秀荣的《1000题》做两遍足矣。第一次我是一章讲解完后做选择题,第二次重做时将错误涉及的知识点在精讲精炼中标注出来,后续复习只需关注标注内容。
考研数学方面:
我个人最为推崇的一种方法,就是数学套卷模拟,在这个阶段中,每做一套模拟题,就可以把所有的章节的重要内容复习一遍,尽管无法覆盖每一个知识点,但模拟题的编写还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可以让你随机的复习到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要遵守几个原则:1、三小时一套,时间到了就停止答题,然后根据答案自己批分数,2、必须严格遵守考研数学设定的考场规则。不断地训练模拟题,不断地遇到新题,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而且这样的实战模拟也会让你开始意识到考场上的时间分配是何其重要,3个小时,挑大肉吃,有的是在太难的,抛开也无妨,考场的战略是需要在平时的训练中积累的。
考研英语方面:
由于我的翻译基础不好,暑假开始我就坚持每天一句。给自己每道题限时三分钟,无论多难都要让自己写出中文译文,哪怕自己都读不下去,然后配合讲解或者是拆分与组合一书,进行修改,学习一些翻译技巧。个人感觉翻译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反复的练习和修改中不断提高。
考研专业课方面:
管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涵盖了决策理论、组织行为、战略管理、运营管理等多个领域。在复习过程中,我对这些基础概念进行了深入理解和记忆。例如,理解“管理”的定义和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及管理者如何凭这些职能来实现组织目标。对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等经典理论要熟悉并能灵活应用。
案例分析是管理学的重要部分。我会定期阅读和分析各类企业的管理案例,尤其是那些涉及农村经济发展或乡村管理的案例,这有助于我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会尝试用不同的管理理论去解释和解决这些问题,提升我的批判性思维。
再者,对考试中的论述题和分析题,我发现构建清晰的逻辑框架至关重要。比如,在讨论决策过程时,我会先介绍决策的定义,阐述其步骤(识别问题、确定决策标准、评估选项、选方案、执行和评估),会讨论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这种结构化的答题方式帮助我条理清晰地表达观点。
持续的练习和反思也是提高的关键。我会定时做模拟试题,特别是历年真题,以熟悉考试题型和难度。每次做完题后,我都会认真反思错误,找出知识盲点,及时补充。
管理学不仅仅是死记硬背,更需理解和运用。我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凭讨论深化理解,也会寻找机会参与一些实践活动,如实习或者志愿者工作,将所学应用于实际,这样既能巩固知识,也能增强实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