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在计划如何备考政治时,我当时问了几个学姐,按照她们的复习思路并结合自己的特点来复习,但也走了不少的弯路。备考政治不用那么早,9月份开始足矣。此外,每天复习政治的时间不用太多,前期阶段2—2.5h,后期阶段3h。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学习始终伴随着我的复习进程,但我并未投入过多的精力。关键是要始终保持对英语的关注,即使在面临专业课程的巨大压力时,也要坚持做一些英语练习以保持语言感觉。首要任务是阅读,这是复习中最具成本效益的部分。我使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150篇(实际上只有100篇)。起初,我会出很多错误,每道题目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大约完成20篇后,我就逐渐适应了考研阅读的风格。此时,可以开始做英语真题的阅读部分,每天都精读并分析一道题目,标记不认识的词汇,理解复杂的句子,并深究错误的原因,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一个小时。其次,作文也相当重要。由于我较为慵懒,从未背诵过任何作文,我只是在复习后期平均每星期自己动手写一篇。我发现作文的基本框架通常是首段描绘画面,第二段列出三个理由,最后一段进行总结。久而久之,写作也就变得得心应手了。不过,我还是建议大家认真对待作文复习,积累一些常用短语和复杂句式,多背诵范文,这才是提高分数的关键。此外,书写工整也不容忽视,因为我时间充足,英语的主观题我都会先打草稿再抄写到答题卡上,这对提升成绩颇有帮助。接下来是翻译、完形填空和新题型,我个人认为每周各做一道题目就足够了。至于背单词,初期我试过各种版本的大、小词汇书,还自行整理了真题中的生词,掌握了大约2000个核心词汇后,每天复习100个,直至考试前一天,这种方法对我非常有益。
考研专业课方面:
关于“教育综合”,这是一个涵盖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法等多个领域的综合科目。我认为,理解和掌握教育的基本理论是关键。你需深入理解教育的本质、功能以及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我建议使用系统性的阅读方式,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逐步构建教育知识体系。关注教育热点和社会议题,这不仅能帮助你理解和应用理论,也能你在答题时有更多鲜活的例子。
对“自然地理”,这个科目需具备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广阔的视野。你需熟悉地球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塑造环境。我会推荐大家多看地图,理解地形、气候、水文等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实验和实地考察也是很好的学习方式,它们能你更直观地感受地理现象。别忘了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等当前的重要地理问题,这在考试中经常被提及。
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做笔记和整理思维导图非常有效。它能帮助我提炼关键信息,理清思路,方便后期复习。我还推荐定期进行模拟考试,不仅检验学习效果,也训练你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的能力。
对每个科目,我都坚持每天定时定量的学习,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和节奏。我也注重自我调节,适当休息和运动,保证身心健康,这对长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