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法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大约在10月份左右开始着手政治复习,每天专注做选择题,不过量不大。我挑选了一本能够作为教材的参考资料,坚持每天都仔细阅读一部分,多加研读,以理解为基础来掌握选择题,避免机械地死记硬背。对于大题部分,我会在考前大约20天启动准备,每天背诵两到三题,主要是为了考试时能有话可说。即使无法完全背熟也没关系,要相信自己,那些你没能记住的部分,很可能是不会出现在考题中的,保持自信至关重要。在冲刺阶段,我使用了肖秀荣的冲刺8套、最后4套卷、考点预测的背诵版,还有一本《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以及任汝芬系列的书籍。做模拟题有两个好处:一是能发现知识盲区并及时回顾巩固;二是有可能押中题目,就算无法完整背诵大题,也要确保记住关键得分点。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备考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10月份以前,我沉迷于97年至05年的阅读理解真题,每次完成后都会一字一句地翻译成中文。虽然这种方法长期下来能提高英语综合实力,但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显然并不实际。因此,进入10月,我果断调整策略,不再关注05年前的试题,转而集中精力攻克过去十年的真题。在复习过程中,我精心整理了一套应对长难句和阅读理解的策略。我习惯将试卷分解为阅读、写作和其他题型三个部分,逐一击破。我还专门设立了一个阅读错误集锦,记录每道错题的错误原因及正确解答,以便日后重做或考前查阅。尽管时间有限,我只重做了两次真题,但实际上最好是能做三次或以上,这样更能深入理解出题思路和个人的薄弱环节。
考研专业课方面:
法学理论部分,这是一门抽象但至关重要的学科。它要求理解和掌握法律的本质、功能、历史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我认为,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是关键,如法治精神、权利义务观等。关注最新的法学理论动态,阅读经典的法学著作,比如哈特、德沃金等人的作品,深化理论素养。凭做历年真题,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答题方式,提高应试能力。
宪法学,这是国家根本大法的研究,需深入理解我国的宪法结构、制度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案例分析是备考的重点,要训练自己从宪法角度解读社会现象的能力。建议多读宪法文本,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思考,形成自有的宪法观念。
经济法学是法学与经济学的交叉领域,涉及市场竞争、消费者权益保护、反垄断法等内容。学习时,不仅要理解法律条文,还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知识,理解法律背后的经济逻辑。推荐阅读《经济学原理》等入门书籍,案例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凭模拟法庭的形式,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我的学习方法主要是“理解-记忆-应用”。先凭阅读教材和相关文献理解知识点,凭笔记和思维导图强化记忆,凭案例分析和模拟试题来应用所学知识。定期复习和讨论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