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学科,并且具有短期突破的特点。所以政治的复习不宜也不需要开始的过早,只要后期把握住就可以。以我为例,我是八月中旬开始复习政治,那个时候自己去啃肖秀荣那一本"大书",之后做配套题目总是云里雾里,效果并不好,所以我的建议是,对于选择题,先去听课,大致知道这门课是怎么回事,然后再去不断的刷题,去感受政治这门课的思路。只要你题目刷的足够,你会对政治有一种感觉,在那时,即使遇到不会的题目,你也可以有自己的思路去解答。大题的话,后期去听一听老师的课,对常命制的考点有一个大致的把握,然后把肖秀荣四套卷熟背,大题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在学术领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其影响力显著。许多人主张深入研读教科书,但我个人认为,掌握定理和实例就足够了,无需过分探究定理的证明过程,那可能耗费过多时间且并不切合考试重点。建议全面复习资料至少过两遍,首次阅读时尽量解决所有题目,即使初次尝试感到困难重重,也不必担忧,这是初学者的常态。同时,应根据过去几年的实际考题类型来练习。真题同样需要重复两次,尤其是对于近年来的题型,更需深入剖析。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上做了调整,因为觉得要过完三遍真题一天一篇速度略慢,就改成一下午掐时做完整一套,一般85-88分钟,然后只对答案不看解析,对完答案再看原文,把每篇的生词抄在单词本小本上,一句一句口译。这样做完一套大概需要4个小时。大家回忆一下平常生活里看英语文章的经验,如果这篇文章刚好是你所熟悉和习惯的内容,即使比较长的句子比较难的内容,看起来也很舒服,速度肯定有保证。对于准备时间比较充分的朋友来讲,应该早早就开始逼迫自己每天花十到十五分钟去读一些英语文章,特别是要选一些略带有专业性质的文章,这样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和敏感度,这个工作坚持一两个月后,对加强自己的语感和猜测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分析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涵盖了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结构分析等多个方面。在理论部分,你需深入理解酸碱平衡、沉淀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概念,这些都是计算和实验的基础。特别要关注滴定分析法,它是定量分析的重要手段,理解其原理并能熟练运用是必不可少的。
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方法如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等,这是现代分析化学的核心。不仅要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还要了解其应用范围和限制,这将帮助你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做出正确的选。
在实验技能上,分析化学强调动手能力和严谨的态度。熟悉实验室规则,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巧,如溶液配制、滴定、过滤、离心等,这些都需凭大量的实践来提升。实验报告的撰写也很重要,它反映了你对实验的理解和思考。
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练习”的三步法。先理解概念和原理,再重要的公式和步骤,凭大量的习题和模拟试题进行练习。对复杂的计算,尝试画图辅助理解和记忆。定期复习是非常必要的,避免学过即忘。
我还推荐使用一些在线资源,如学术论文、教辅书籍、在线课程等,它们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深度解析,有助于拓宽视野和深化理解。小组讨论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互相解答疑惑,共享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