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九月初是启动政治复习的理想时间,暑期应专注于巩固专业课程基础,因为政治可以在短时间内冲刺,但英语和专业科目则不然。对于政治主观题,通常基于一段背景资料,关键在于研究历年试题并大量模拟,以精通解题策略。此外,了解老师的评分重点至关重要,这要求你对核心教材的知识体系有清晰的理解,能够迅速地根据题目解析找出相关知识点,这也是深入阅读和记忆《风中劲草》的意义所在。复习过程中,需将政治内容与现实相结合,例如在回答毛泽东思想、历史大纲和时政问题时,要学会如何关联实际,积累一些如“中国梦”、“民族复兴”等通用表述,这正是研读《肖四》的目的。考试期间,注意卷面整洁,书写工整,答案条理分明,分点阐述,以使评卷老师阅读愉快。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的数学考试出现了不少新颖的题目类型,大题目相对规范,但前面的选择填空题却让人颇费脑筋,明显感到自己的训练不足。从四月起,我开始了独自学习高等数学的旅程,仓促地在暑假前完成了初步的学习,尝试做了李永乐的全书,却发现完全无法下手,只能浏览,内心焦虑无比。之后,我对每个概念都学习了一些解题策略,到了后期做题时,这些技巧显得极其实用。学数学切记不能光看不动手,看得再多也不如亲自动手做三次。直到十一、十二月我才勉强完成了全书的三遍复习,真题也刷了两遍,第一次按照模拟考试的形式,每天早上一套,严格计时,这样的练习对我帮助很大。我大概只做了两三套模拟题。数学是我投入最多时间和精力的科目,同时也是我最后最有信心的部分,因为我深信这是提升分数的关键,我对此还抱有一丝丝期待。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单词红宝书+某某阅读100(200)篇+张剑黄皮书阅读基础加提高篇+张剑新题型及翻译专项+张剑作文100篇+真题解析我自己评价英语一直不错,可能我的英语复习方法不是适用于每个人。作文我买了作文素材,朱伟老师的书,自己总结了几种类型,像是挑战型,奉献型,环保型等等。我准备的时候选素材都选能够多角度运用的,减轻背诵的压力,比如一个例子用在3种不同类型的作文里。大作文最好自己准备,不要抄模板,可以借鉴一下结构。最后我买了朱伟老师的考前作文小黄书,但是没能看,小作文也没能准备好。练字(最好练手写印刷体),放到最前面因为这个最重要,作文写好字太重要了,现在还有时间,等到学作文的时候再练就晚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科学基础”是一门涵盖广泛且深入的课程,它包括了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等多个领域。理解材料的基本性质,如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光学性能等,是这个科目的基础。对各类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它们如何影响宏观性能的理解至关重要。例如,晶格结构对材料硬度的影响,或者是聚合物链的取向对材料拉伸强度的影响,这些都是需深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
材料的制备工艺和加工技术也是考试的重点。这包括了烧结、铸造、塑性成形、熔融纺丝等各种工艺,每一种都与最终材料的性能紧密相关。需了解这些工艺的工作原理,并能分析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再者,材料的腐蚀与防护、相变理论、晶体缺陷等内容也不能忽视。这些理论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广泛应用,比如金属的防腐处理,或者陶瓷的高温稳定性等问题。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解和应用远比死记硬背更重要。多做实验,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更深刻地理解材料的性质。定期复习并做相关的习题,帮助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团队讨论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不同人的思考角度会帮助看到自己可能忽视的问题。
保持对材料科学的热情和好奇心,这是推动深入学习的最大动力。面对复杂的理论和繁复的数据,只有真正热爱,坚持下去,从在这个领域走得更深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