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戏剧与影视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针对政治复习,首要任务是消除畏惧心理,切勿敷衍了事,毕竟80分与60分的差距显著,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次,政治学科需有条不紊地划分主次,逐步清晰哪些是关键点,哪些是次要内容,通过反复练习和记忆构建个人的知识架构,并在后期的重点背诵和整理中不断巩固这个体系。再者,做题是必不可少的,但不可盲目刷题。应当在彻底复习完一个章节或部分后,用题目来检验学习成效,错误的题目应对应知识点加深印象。暑假期间至考前模拟题阶段,肖秀荣的1000题在我看来已绰绰有余,完成它会让你对自己的水平有大致了解。进入11月和12月,集中精力背诵并做模拟题,这是备考最关键的时期。此时市面上充斥着各种模拟卷、小册子和公众号的知识精华,虽然内容相似,但多数秘籍都源于模拟题答案。因此,最有效的策略是深入研究这些模拟题,依据自己的知识框架整理,然后将分析题的关键点融入自己的体系中去背诵,确保与前期学习无缝对接,防止分析题的临时抱佛脚与整体复习脱节。对于选择题,质量比数量更重要,而大题,则需尽可能多地背诵。
考研英语方面:
首先分享一下我在英语学习中的失误,特别是在这次的图画作文上栽了个跟头。这主要归咎于我对这类题型的练习不足,通常只是依赖背诵范文,缺乏训练去从图像中提炼最佳的主题思想,因此我认为自己的作文主题可能不够出色。关于英语答题策略,相信大家都清楚,完形填空通常是留到最后处理的,因为它分数相对较低。我在考试时确实仅用最后三分钟完成了它,幸运的是,题目难度不高,估计正确率约有80%,所以即使时间紧迫,也别轻易放弃完形填空,尽量多做一些。
阅读理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个人习惯先浏览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阅读,这样效率更高。同时,积累词汇是基础工作,如果允许,可以通过回顾历年的真题来提升语感,并分析句子结构。写作方面,不妨尝试模仿这些真题中的地道表达,在日常中多积累各种句子、词汇和常考话题,以备不时之需。
考研专业课方面:
影视艺术理论是一门深入探讨电影和电视艺术本质、特征、形式与功能的学科。在准备这门课时,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如“表现”、“再现”、“象征”等。我建议从经典的理论著作入手,比如巴赞的“摄影影像的本体论”,弗拉哈迪的“真实电影”理念等,这些都是构建理论框架的基础。关注当下影视行业的新动态,如流媒体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等,也是提升理论素养的有效途径。
中外电视史的学习则需有扎实的历史脉络。你需了解电视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代表作品。例如,美国的“直播电视”时代,中国的“春晚”现象等。不仅要记忆关键的时间点和人物,更要理解这些事件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我会推荐使用时间线的方式来梳理历史,这样有助于形成清晰的记忆网络。观看经典电视剧和纪录片,结合理论进行分析,能更直观地感受电视艺术的魅力。
在这两门课程的学习中,我发现阅读与笔记是非常重要的。我习惯于边读边记,将重要观点和知识点摘录下来,并尝试用自有的话去解释,这样既能加深理解,又便于复习。定期的讨论和交流也很有益,与其他考生一起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启发。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好方式。尝试撰写影评或者分析报告,将所学应用于实际,既锻炼了批判性思维,也提高了写作能力。对电视史的学习,制作自有的小型“电视史小课堂”,凭讲解来巩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