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伦理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反复研读了政治大纲大约三次,之后又多次迅速地查阅并标注了常犯错误的知识点。我对个人构建的框架也进行了几次审视。直到十二月中旬,我才开始专注于解答部分的复习,那时四套卷才发布。坦白说,肖老师的四套试题和他的终极考点指南无疑是所有资料中的翘楚,无可匹敌!他的专业素养和诚意真的让人印象深刻,极力推荐。至于市场上的其他资料... 嗯,八套卷和四套卷(通常在考前半个月左右出版)是必需的,你可以做做历年真题的选择题,尽管现在看来意义不大,因为近年来知识点变化颇大。除此之外的材料,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深入研究。我在备考后期尝试了任汝芬的四套卷选择题,感觉难度过高且风格与真题相去甚远,如果你觉得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可以用这些额外的材料来练习,但仅限于选择题部分。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之外,写作是另一个关键部分。在考研英语中,写作包含大作文和小作文。大作文通常要求基于一幅漫画表达个人见解,而小作文则偏向于应用性的书信写作。我的备考策略如下:对于小作文,我会为可能出现的各类主题各准备一至两个模板,并收集并记忆一些常用于作文的高频句子结构和词汇;大作文的处理方式相似,我会先熟练掌握几个典型的模板,包括正面与负面观点的表达,以及积极或消极态度的论述。同时,会大量背诵精炼的句子模式和高级词汇。最后,我会通过历年真题的作文进行实践训练,每天坚持背诵和写作,以此来巩固提升。
考研专业课方面: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门课程的核心在于理解马克思的基本理论框架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你需深入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阶级斗争和社会形态演变的关系。我个人建议,阅读原著是关键,尤其是《资本论》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些原著中的论述能够帮助你直接接触到马克思的思想精髓。要关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这些都是考试的重要内容。在复习时,尽量构建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将各个理论点串联起来,便于记忆和理解。
中西哲学史的学习则更为广阔和复杂。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开始,历经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到现代,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哲学思潮。东方哲学,特别是中国古代哲学,如儒家、道家、法家等,也需深入了解其核心理念。我的策略是按照时间线进行梳理,对每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尝试比较中西哲学的不同,找出它们在世界观、人生观上的异同,这样不仅加深记忆,也有助于开阔思维。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笔记是非常重要的工具。无论是整理知识点还是记录自有的思考,都凭笔记来巩固记忆。多做真题和模拟题,了解出题人的思路和考试的重难点,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讨论和交流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和同学一起探讨问题,或者参加一些线上论坛,共同进步。